Monday, January 29, 2007

 

Happy birthday, Fifi and Stand by P!



明天(1月30日)就是Fifi(圖,左面那位)的生日,後天就是本blog建blog兩周年囉!Bonne Anniversaire!

近日讀到台灣作家朱天心的小說《想我眷村的兄弟們》,開篇作者居然要求讀者閱前先要播Stand by Me。不過我是在圖書館讀這本書,不能照做,只得回家你管。這首歌就是本blog的名字Stand by P的由來,送給大家:



Stand By Me Ben E King

When the night has come
And the land is dark
And the moon is the only light we'll see
No I won't be afraid
Oh I won't be afraid
Just as long as you stand, stand by me
So darlin' darlin' stand by me
Oh stand by me
Oh stand, stand by me, stand by me

If the sky that we look upon
Should tumble and fall
Or the mountain should crumble to the sea
I won't cry, I won't cry
No I won't shed a tear
Just as long as you stand, stand by me
And darlin' darlin' stand by me
Oh stand by me

Whoa stand now, stand by me, stand by me
Darlin' darlin' stand by me
Oh stand by me
Oh stand now, stand by me, stand by me
Whenever you're in trouble
just stand by me
Oh stand by me
Whoa stand now, oh stand, stand by me

敬悼許瑋倫(1978年11月13日—2007年1月28日)

Labels: ,


Sunday, January 28, 2007

 

尊重歷史,直面人生--敬悼楊傳廣

從新聞得悉,在1960年代表當時的中華民國參與羅馬奧運會,並於十項全能項目取得銀牌的運動員楊傳廣去世了。這個人物我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了,大概是在課外書吧。後來還知道強生(Rafer Johnson),就是他的同門師弟,在同一場運動會得到金牌。1964年背負著國人的熱切期望參加東京奧運會,很可惜因為腳傷還有壓力,沒有得到任何獎項。

他有「亞洲鐵人」之稱,回國後當過教練、當過立法委員。不過最令人感到唏噓的,是他曾因生計要當乩童,據資料說他曾是一位基督徒。雖然他每月取著等同終身俸的3000美元,可是因各種原因他所專長的訓練工作完全被排除在外。我讀過一則報導,說有人曾為他造了一個金像。他每天都要到那個展覽館看那個金像,他不是自戀,而是慨嘆那個逝去的光輝歲月和專長沒有得到發揮的悲哀。

大概因為我念書的時候是回歸前吧,我還知道楊傳廣、強生和紀政,現在的小朋友大概只知道劉翔、姚明和郭晶晶吧。大概因為意識形態的考量,現在的書籍和媒體談到奧運會通常都從1984年內地重新參與說起,雖然談到五六十年代一些香港足球員(如林尚義)參與國際比賽不得不說他們是代表「中華民國」。

Misun(楊的阿美族名字),你的mission或許還沒有完成。你往日曾打過美好的仗,為國爭光。我不知道,那「公義的冠冕」上帝還會不會為你存留。如今你當跑的路終於跑盡,但願你終於得著永遠的安息。也為世界上所有壯志未酬,還沒有碰到伯樂的有志之士請命。懇求上帝給他們應有的位置盡其所長,無須在對著各種有形無形的金像悲嘆哭泣。

敬悼楊傳廣(Misun Chuan Kwang YANG,1933年7月10日—2007年1月27日)

延伸閱讀:
東森新聞:亞洲鐵人楊傳廣中風病逝美國 晚年從政失利罹肝癌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關於楊傳廣的資料
林永富:讓鐵人發揮訓練長才,不只是給獎了事

Labels: ,


Saturday, January 27, 2007

 

對台灣教育貢獻「罄竹難書」的部長

台灣的教育部部長杜正勝對台灣教育的貢獻真是罄竹難書!近日有民眾發現三隻小豬、灰姑娘等童話名稱,甚至麻雀變鳳凰(Pretty Woman,港稱風月俏佳人)、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港稱真人Show,還拼錯成「Trueman」)等電影名字收進部編的「成語典」的「附錄」,引發各界爭議。而杜氏居然宣稱自己是「胡適的信徒」,向來反對用成語典故。還有使用成語只會使人思想懶惰,成語與現代生活無關,使用成語也是國文教育失敗。

杜正勝更稱,成語一旦脫離情境,就會沒有意義。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如果成語故事大家不熟悉,寫出來的成語、用出來的典故就會錯。雖然《三隻小豬》是童話故事,但因為流傳已久,成為人人知道的典故,因此,在說話時加以運用並無不可,任何語言都要能夠靈活運用才有價值

對此,名作家余光中回應說,胡適自己也使用成語,常用「功不唐捐」的四字成語替人題字。而胡適所提的「八不主義」中的所謂「不用典」,並非完全不用成語和典故,只是主張少用冷僻的成語

我也認為三隻小豬、灰姑娘、「真人Show」絕不是「成語」,只能算「典故」,現時該附錄也改稱「參考語料」。語言要靈活運用,講求活力,連我為文也引用不少如歌詞、電影名稱等的「今典」。只是把它們稱為「成語」絕對不當,杜兄之言也荒謬絕倫

相關報導:
國語日報:三隻小豬 杜正勝有新解
中國評論新聞:杜正勝自稱胡適信徒 余光中很不以為然
聯合報:杜正勝:用成語是教育失敗

Labels:


Friday, January 26, 2007

 

叫莎翁太沈重

近日讀到一則報導,英國的威靈頓書院(Wellington College),去年起推出新的課程,教導學生管理情緒。例如面對緊張環境時,要深呼吸、不斷想正面的結果,以減低焦慮、疏導情緒;還會探討酗酒濫藥的安全問題,甚至學生與情人提出分手、與人相處的技巧。

英國的教育當局早已向學界發出指引,指學生的情緒和社交不能再單單依賴父母指導,因為單親家庭愈來愈多,「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漸不復見。英國政府建議學校多教導學生交友、解決爭拗和控制憤怒情緒。

不過,有學者擔心學校會捨本逐末,側重「情緒教育」。因此忽略傳統學術科目,並擔心學生把「發脾氣」等情緒問題合理化。他們認為,學生透過閱讀如莎士比亞等文學巨著,也能學習宣泄情緒。

我不否認閱讀經典名著有這樣的功效,不過老師要有很大的功力才能使學生從經典中汲取到「宣泄情緒、與人相處的技巧」的營養。還有現在的社會問題那麼多,學校裡要開通識教育、國民教育、愛滋病教育、反吸毒反足球博彩......就是有「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也不見得孩子就會好喔,不過有這樣的課程總比沒好。

Labels: ,


Monday, January 22, 2007

 

妳真的很到位!

讀到這麼的幾個討論區的留言:

全套刺客5本入手並和某殿下交流3小時,幸福無比!
刺客最終曲之三小段
刺客系列翻譯題一
台灣深藍學生聯合論壇【推薦】刺客系列

先解釋一下,刺客系列是一個叫羅蘋.荷布(Robin Hobb)的作家的奇幻小說作品系列。全套好像不只5本,小弟的書架上起碼有4本。只是如此時勢,討論這個還在深藍淺藍。還有或許大家知道小弟最近發生了什麼事,叫我怎麼幸福無比呀?小弟不懂什麼翻譯,我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跟那位「阿姨」(見這則資料,難怪我要叫Patrick「叔叔」,還每天要坐公共汽車的那種!)「交流3小時」。只是讀到書迷的意見,感慨系之......

這套書......翻譯得很好!雖然我沒看原文,但是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是一本被非常認真譯過的書。是用心來譯的,只要認真讀一讀裏面那些像詩一樣美的句子就知道了。連一些很隱晦的詞,都翻得很到位。而且還特意在章節後面作了注釋怕讀者不瞭解裏面的精妙的含意。非常嚴謹認真用了很多的心血,我想譯過這樣一套書的話大概不死也要脫層皮了。但是書裡還是有錯别字的。(按:其實小弟也發現,只是還沒有給城邦反映)

翻譯真的是一件非常艱苦的工作我希望每一位熱愛奇幻小說的朋友都不要去買盜版奇幻。(Patrick按:痛心疾首!)(爆我[留言者]以前很多買盜版書的)但是奇幻小說譯者很多都是我們認識和敬仰[的]前輩。我們每買一本正版的奇幻小說就是對他們表達敬意

好僵硬的譯文,澀……=_=b (按:雖然小弟本來也不想秉筆直書,但為了平衡意見也得原文照錄。要是真的要搞平衡意見,搞不好要找一則深綠,起碼是淺藍的意見)......我喜歡那種譯文的方法。不可以把它譯得太白啊!因為那種若隱若現的晦澀感覺真的是很迷人(按:利害!果然是前輩),前輩就不要指望很痛快的閱讀了,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就很難一次性的完全讀懂(按:對的)。它是那種值得買回家來,在冬天躲在被窩裏一遍一遍翻來覆去讀的書。

呼,翻譯真難搞......姜愛玲翻得也很到位啊!

Labels: ,


Saturday, January 20, 2007

 

各位同學!

本篇就是本blog第400篇文章了,還有十多日(1月31日)就是本blog建blog兩周年。今晚的無線新聞報導台灣的立法院昨天經歷了有史以來最激烈的集體肢體衝突,院長王金平居然被民進黨人用電單車大鎖鎖住議場後方主席的出入兩扇門,阻擋他前往議場主席台。會議因此空轉一天,議事癱瘓最後以散會收場。

台灣的立法院多年來給人的印象就是「打架」,多年前甚至有人把這各種打鬥情況輯錄成「立法院全武打實錄」的錄影帶。香港立法會「文明」得多了,不過有時也不乏有趣場面。去年12月一次立法會會議議員梁國雄(長毛)在會議說「各位同學」,結果主席范徐麗泰說:「立法會裡沒有『同學』,有的是議員!」梁:「我是說公眾席上的同學」范:「議員是不能向公眾席上的市民說話的!」真的,范主席很多時候真要像慈母或老師一般please梁國雄這位「頑皮」的「同學」。

當天有一批中學生由教師率領前往立法會旁聽會議,相信他們離去後會很高興和很滿意當天的會議。梁很受中學生歡迎,被暱稱為「長議員」甚至「毛哥」。對的,市民可以到立法會旁聽,卻不可以在會議期間跟議員說話,更不可以在議會提意見。可是,在香港有一個議會旁聽者卻可以發表意見。記得大專時候,有人問我:「有沒想過要當議員?......這個議會比立法局行政局(當時是回歸前)還要民主呢,旁聽者也可以提意見。」那是IC Council(專上學生福音團契議會),各院校的基督教團契的幹事會都有一位代表專上學生福音團契(ICCF)的代表,稱為議員。我有一位同教會的姊妹當過這種「議員」,結果大家都問她「有議員津貼的嗎?」香港立法會的職員進入和離開會場前得遠遠向著主席台鞠躬,表示對這個會場和「民主精神」的尊敬。IC議會的成員敬拜上帝,不需要形式化的儀式。台灣的立法院有像香港的這種習俗的嗎?「民主精神」淪喪至此,也無話可說。

延伸閱讀:
星洲日報:立委爆發最激烈肢體衝突 王金平被鎖一晚
本blog:公眾旁聽席上

Labels: ,


 

超級女聲與「忽悠」

近日內地的超級女聲來港獻唱,來自內地甚至星馬的粉絲也到場支持,可是港人卻反應冷淡。超級女聲火爆全國,由該節目衍生的用語PK(Player Killing,給淘汰之意)也成為國人的慣用語。只是總是跨不過深圳河,香港也好像沒有播。雖然部分港人也知道李宇春周筆暢等超級女聲的得獎人,可是總是掀不起風潮。

近日提到一些源自北方方言的用語,有人提出「忽悠」源自某一年內地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不過我說香港人根本不懂,就是華南地區的觀眾對春晚也欠缺共鳴。香港回歸十年,當然你可以說一國兩制。可是有人卻批評港人對「國情」欠缺理解,連這些流行文化也不懂。記得一次有人提到六十年代香港盛行英文歌和國語歌,我說那時是回歸前喔!結果換來媽媽一句「英國人有迫香港人要聽英文歌嗎?」這是對的,只是隨著兩地融合,是不是也該知道一點內地文化?當然太意識形態化的我們接受不了,強銷也徒遭反感。

延伸閱讀:
深圳特區報:語言從來就是一條流動的河流
本blog:這些詞兒你們懂嗎?

Labels:


Sunday, January 14, 2007

 

這些詞兒你們懂嗎?

大家懂得這些詞兒怎麼解釋?

「忽悠」、「扎堆」、「趴窩」、「叫板」、「貓膩」

近日廣州市的報章大量出現了這些源自北方方言的用語,這引起部分廣州人不滿。有人網上發帖抗議此現象,要「抗北」抵制這些用語。六成回帖者支持,可是有些專家卻認為是排外心態,不太可取。為什麼報上可以出現英文,卻抗拒北方方言?

我特別查考台灣的教育部編的國語辭典,結果除了叫板(意思還不同)一個都查不到。現在廣州市的主流報章的編採人員大都是外省人,結果把外省的俚語也帶來了。可是卻沒有注意當地的語言習慣,導致當地人的不解甚至反感。當然,國家的政策是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只是什麼詞彙該進入普通話什麼要視作「方言」卻難有標準。有人聲稱如「忽悠」已透過媒體讓公眾認識,可是廣州居民是收看當地甚至香港的粵語頻道的。莫說香港和台灣人不懂,搞不好長江以南的人也不明白。

近日有朋友給我詢問某台灣用語的意思,結果我還是得請教當地朋友,還要求轉成"Common Chinese"。香港的報章雖然也不少廣東話詞彙,可是在學校學習的和一般刊物用的是所謂「書面語」,大概就是我說的"Common Chinese"(一般華人使用的中文)。一直以來我都用這種「書面語」寫作,只是後來多認識了不同地方的朋友和為了突出某些人物的性格,才多用了粵語,引進了台式中文。不過我也不能照單全收,有些用語只能在書面使用如「粉」(很)、「見舞」(日語:慰問、探訪),勉強能說出來的大概只有「達人」、「讚」(還不能說成「好讚」),有些根本不能使用。

近日香港出現不少正音正字的電視節目、報章專欄,好不熱鬧。強求正音、統一用語失卻了語言的活力,可是標準又不能沒有。反正語言是互相交流的,或許根本沒有「純淨」的語言。香港年輕人說的kai(傻冒[用上內地用語了]、很呆、追不上潮流)借自國語的「凱子」,據說香港人說的「小強」(蟑螂)也被引進到台灣。排外固然不好,搞不好先來註釋喔。

附:明報提供的常用北方方言釋義:
「忽悠」--原意是晃動,現在多形容為出口術讓人落疊(明報原文,粵語,Yahoo的釋義是「不擇手段坑蒙拐騙」)
「扎堆」--群聚,埋堆(粵語)
「趴窩」--多形容機器、車輛故障
「叫板」--挑戰、下戰書
「貓膩」--蠱惑、出貓(粵語)
「火爆」--生意暢旺

延伸閱讀:
網上帖子不滿「忽悠」等北方方言上廣州報紙引爭論
明報中國評論:包容才最可貴
星島通識網:方言罵戰掀地域歧視爭議

Labels:


 

抬頭的一片天,是怎麼的一片天?

媽媽喜歡看到「天白雲」,可是在香港、在珠江三角洲,甚至在新聞看到很多國家和地區,都看不到。我想到的是,在台灣看到嗎?當日我可真的沒有留意,雖然那次在金瓜石可以遠望到太平洋,遠處是釣魚台列島甚至日本。近日想起下面這首歌,根據資料是1992年12月的老歌了。早年在STAR TV聽過,近日google這首歌發現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唱。歌中說:「現在的一片天,是骯髒的一片天」,那是14年前的情況,今天恐怕是更惡劣。現在台灣的天是不是「天」,是怎麼樣的天搞不好要詢問當地人才知道了。

今天明報刊載了一個調查:以下五個城市,如果不住本地,你會選擇哪個城市居住?--香港、台北北京上海廣州。我相信大家都猜到Patrick的答案和最多人選擇的答案,他們的原因是「親切舒服,少數還保留著傳統中華文化氣息的城市」。不過搞不好,這五個城市都看不到「藍天白雲」。



星星點燈 曲/詞/唱:鄭智化

抬頭的一片天 是男兒的一片天 曾經在滿天的星光下做夢的少年
不知道天多高 不知道海多遠 卻發誓要帶著妳遠走到海角天邊
不負責任的誓言 年少輕狂的我 在黑暗中迷失才發現自己的脆弱
看著妳哭紅的眼睛 想著遠離的家門 滿天的星星請為我點盞希望的燈火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家門 讓迷失的孩子 找到來時的路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點光 溫暖孩子的心

現在的一片天 是骯髒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裡再也看不見 (按:在柬埔寨倒看到)
天其實並不高 海其實也不遠 人心其實比天高 比海更遙遠
學會騙人的謊言 追逐名利的我 在現實中迷失才發現自己的脆弱
看著妳含淚地離去 想著茫茫的前程 遠方的星星請為我點盞希望的燈火
(REPEAT *)

多年以後一場大雨驚醒沉睡的我 突然之間都市的霓虹都不再閃爍
天邊有顆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頭 是妳的眼神依舊在遠方為我在等候
(REPEAT *)

延伸閱讀:
Xuite日誌:溥哥:鄭智化-星星點燈
肥榮:自由花「自由花」是香港有名的民運歌曲,調寄鄭智化水手,水手倒是大專時上普通話課學的。

Labels: ,


Saturday, January 13, 2007

 

皇碼之戰!

今天是溫樂恆的生日,happy birthday!

明午1400-1800,皇碼之戰!不是皇家馬德里,是皇后碼頭。關心保護文物的您,切勿錯過!惟小弟例行公事,只得隔岸遙距支持,憾甚。

Labels: ,


Friday, January 12, 2007

 

心中的歌

昨晚與浩揚和一位朋友於愛民村晚膳,今晚又與一位舊同學和一位舊同事於德福花園麥當勞聚餐。勾起許多回憶--選舉、遊行、區內建設;給同學印筆記、同學上了時事節目......想起下面這首歌:



心中的歌 - 草蜢

曲︰山本英美 詞︰小美 編︰Tony A

快樂飄過 冷漠飄過 獨行仍一個
懷念昨日昨日一起哼過的歌
昨日的你 昨日的我 未忘純純的真我
流淚仍是開心不放下自我

歲月跨過 昨日跨過 自然成長裡
仍未幻滅幻滅當天寫過的詩
記下的你 記下的我 自由情懷爭取過
回望昨日的詩真摰活現過


*每當孤單之中 漆黑一角唱著這首歌
我必依稀感應到 自會低調地彈和
借首詩歌祝福快樂 跨過未來
無論每日幻變處境如何

縱是一個 縱是飄泊 淚痕留低過
還是默默輕哼心中所愛的歌

#以後的你 以後的我 偶遇人潮中走過
情義絕未消滅不變是你我

重唱 *

縱是一個 縱是飄泊 淚痕同留低過
還是默默地哼心中愛歌

重唱 #,#

Labels: , ,


Wednesday, January 10, 2007

 

情若真,何必苦惱自嘆?

今晚家母要跟外公吃飯,本欲往老好清香(我家附近一家閩南菜館)。誰知經過門口看到老闆拿著原本掛在菜館內的月曆出來,告訴我不做了。我說不是貼著「內部整頓,元月二十日重開」的告示嗎?他說是頂讓給別人做,我很喜歡老好清香的春捲(不是炸的,用薄餅皮包括蚵仔、肉碎之類)、炒年糕和炒麵線。東主是基督徒,所以每次(尤其是星期六)老闆娘總會問我「返教會麼?」

近日一個電台節目探討「要是女方學歷比男方高,要談戀愛這是不是障礙?」訪問了一位年輕男生,他說最多會進修,現在就去讀書。結果主持人覺得他很幼稚,因為學問縱然可以日後追補,可是涵養、識見和品味很難短時間就可以趕上。我想到幾年前台灣的失戀雜誌搞過一個調查,假設一個在研究院畢業的,卻愛上了一個高職生(按:高級職業學校,大概等於香港的IVE)。彼此觀念確實有差距,可是卻真心相愛,應否在一起?結果有13%的受訪者選了「鼓勵對方進修,拉近距離」。可是雜誌認為這毋寧說是對社會觀念的反擊,不如說是對主流價值觀的靠攏。因為造成觀念差距的,不是學歷,而是生活環境和日漸形塑的思想

我沒有這樣的經歷,反而有一些學歷比我高上很多的朋友。可是學歷卻從來不是我們友情的障礙,天南地北無所不談。連我也不知怎麼解釋,只得拋出一句說了等於沒說的「或許,這就是愛」。不過,我倒知道報上曾刊登有男生不知何謂Gucci(一個著名品牌),還把這個宇念成"GU-si",還要問是不是麥兜裡的角色「菇時」。有人甚至把鄧麗君的名曲恰似你的溫柔中的「我們卻都沒有哭泣」唱成「我們卻都沒有Gucci」,要是女生在乎對方懂不懂、有沒有Gucci也實在有點兒市儈了!(能說沒有品味麼?社會學家說那叫「文化資本」)

一日媽媽問我何謂「留學」,結果我查了教育部國語辭典,釋義是「到國外求學深造」。再查「深造」,釋義是「進一步研究進修」。結果她說「深造」就是主眼,所以在她心中在國外念大學才算「留學」,要是在國外念中學只能說成「讀書」。我沒查過真的沒想過有這麼的區別,雖然偶爾會覺得家人對於「學位」、「文憑」、「大學」很在乎,分得涇渭分明。近日香港樹仁學院正名為香港樹仁大學,親戚們,就是外公也要問及關於補修的問題。對於母校突然受到媒體的哄抬固然感到榮幸,只是「學位」、「文憑」的情結要撫平似乎還是漫漫長路。

談到外公,大家平日最關心什麼時事?保護皇后碼頭?食物衛生還是......曾幾何時Patrick念茲在茲的「倒扁」 當然不在他的視野啦!他除了兒孫和跟兒孫相關的時事(?!)別的根本不理,或許也不懂。

昨晚「課堂由我創」節目談到樂善堂余近卿中學用了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作語文教學,還請了名作家陶傑來分享。雖然學生的分享難免是教師或當局expect他們說的「合作精神」、「聽說讀寫」,但總算沒那麼宣傳味。我想起了《神鵰俠侶》的主題曲「情義倆心堅」,很欣賞歌中說的那種愛情觀(或友情觀)--情若真,不必相見恨晚,也無須苦惱自嘆。送給大家:



情義倆心堅 原唱:張德蘭 這裡選的是劉德華

曲/編︰顧嘉煇 詞︰鄧偉雄

情若真 不必相見恨晚
見到一眼再不慨嘆
情義似水逝去 此心托飛雁
遠勝孤單在世間

情若真 不必驚怕聚散
變化轉瞬也應見慣
誰願去揮慧劍 此心托飛雁
縱隔千山亦無間

*愛比朝露 未怕短暫
存在倆心堅 情不會淡
別去已經難 重會更艱難
愛火於心間 不冷

#情若真 不必苦惱自嘆
縱已失去也可再挽
情緣至今未冷 此心托飛雁
那怕悲歡何妨聚散

重唱 *,#

情緣至今未冷 此心托飛雁
那怕悲歡何妨聚散

延伸閱讀:
開飯喇!老好清香
老好清香(福建):圖片集
女孩子會嫌棄她的男友比自己學歷低嗎?
這樣的愛,分手後當然可以是朋友!

Labels: , , ,


Thursday, January 04, 2007

 

莫生回來了!

今晚十一點的節目,看到了久違多時的莫凱謙(外號莫生,莫先生之意)。他是無線電視節目殘酷一叮的第二任台主(第一任為關浩揚),他的得獎歌曲是容祖兒習慣失戀。很想找回該片段,但找不到。我還記得電台節目主持人區瑞強也是評判,結果一晚莫生致電該節目,區瑞強說:「唱什麼習慣失戀,什麼都習慣了啦!」

以下送給大家的片段是莫生一次在奧海城的演出,同場演出者還有鄧嘉嘉,我最印象深刻的要算是她那頭自出生至今十二年沒剪的長髮。



2009/5/23按:上面的莫凱謙和鄧嘉嘉的連結已失效,但保留該連結以保存歷史(for historical purposes)。

現行的莫凱謙部落格:http://hk.myblog.yahoo.com/iam-mokhoihim

Labels:


 

課堂由我創?!

為了讓香港市民了解教育改革的成效,教育統籌局無線電視製作了一套名為《課堂由我創》的紀錄片,由一月二日起一連六個星期二晚上十一時播放。本來這種「官腔」的節目我不想看,只是因為頭一集講「通識教育」(Liberal Studies[LS]),媽媽很想知道那是什麼才看了。她也有初中學生念LS,也給她看過筆記,但總不明白LS是什麼。節目中拔萃女書院(DGS)的一班中六學生就「政府應立例規管傳媒侵犯私隱權」的課題走訪了明光社的蔡志森、流行歌手容祖兒星島日報總編輯蕭世和等人物,然後整理資料在課堂上作辯論。

媽媽很impress師生那口流利的英語,我說一來DGS是所英語名女校,二來那是拍紀錄片!其中一位女生的家想是條件較好----窗是落地玻璃、沙發大得美得像龍椅,家庭成員常討論時事,家裡平日還不看中文報紙!為了做project才看中文報紙,她覺得很有趣。當然,教育統籌局「為了讓香港市民了解教育改革的成效」選取這所學校和這個女生作為例子無可厚非,只是不很多學生有這樣的條件!有人批評通識教育的課程很「中產化」,或許就是這種常常要做project,要拍照要用電腦做報告要辯論基層的學生根本難以應付!家人還覺得容祖兒面對學生的提問答非所問,很渣(粵語:很差、很遜)!當然,媽媽甚至我作為觀眾(audiences),當然期望受訪者對答如流、一語中的。容祖兒作為歌手,就算沒有受過採訪的訓練也當懂得回應記者詢問。可是我只能說,這對學生或許也是一種教育。有些人(或許像我)就是不會表達(present),紀錄片揭櫫的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或許在此也是應用之時。

好像是社會學家呂大樂吧,曾經分析過一批六七十年代由政府新聞處製作的紀錄片、民間製作的紀錄片和當時的劇情片,認為當時政府製作的紀錄片宣傳(propaganda)的味道多於紀錄(documentary)。你不能說官方刻意隱瞞一些歷史,只能說社會的矛盾和衝突面在這些影片不能反映。你會看到當時公共房屋的居民終於有了私人浴室,一家人歡歡樂樂吃飯種花的場面,卻看不到「開荒牛」的辛酸,收地重建的請願情形。或許當家人豔羨著學生的好英語、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的環境。是不是也該想一想,「通識教育」,對住在天水圍、深水埔的貧苦學生,是不是也有一樣的意味和功效?

相關報導及延伸閱讀:
大公報:李國章近距離接觸平易幽默學生改觀
星島日報:中學生當影子局長打消做官念頭
雲林縣草嶺國小李政勳的一封信:「教育是很貴的,政府沒錢了......政府沒錢為什麼還可以常常放煙火?為什麼還可以常常辦晚會?......為什麼常常印刷一些沒人看的文宣?」
莎蓮娜:閱讀的力量:當我很努力給大家介紹台北101誠品書店葉壹堂的人文風景,別忘了台灣還有很多鄉鎮沒有這樣的硬件配套......
本blog:究竟有什麼東西人人必須知道?(及其他)

Labels:


Monday, January 01, 2007

 

07新期待

昨日明報讀書版刊登了「07新期待」,就是07年各出版社的新書巡禮。我期待進一步出版社蔡寶瓊(香港一位教育學者)的教育反思和陳順韾的七八十年代的社運經歷。不過我更期待的要算是中華書局出版的新書,中華書局給我的印象是很傳統甚至比較保守,現在也迎合潮流為bloggers出書了。一本還是朋友的朋友的閱讀和教學的Xanga結集,最期待的要算是沈旭暉策劃的《我們的留學歲月》(2008/1/1按:因故要2008年才能出版)(2010/2/18按:至今仍未出版......)囉!該書將藉訪談或親自撰文,記錄香港社會精英六七十年代在海外受到外國文化啟迪的經驗。幾年前當我看到很多演藝界人士都是從海外回來的,有人告訴我:這是個歷史問題--移民潮!我的親友好些都在外地留學,是不是也要出一本書,專探討那些只在或只能在本地就學,甚至不能念上大學的人的心態?

再一次Happy New Year!

Labels: ,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