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11, 2005

 

六年級的壯麗與哀愁

最近看到何韻詩《如無意外》的MV,字幕說在1985年12月,一位小女孩隨父母去聽演唱會,看到當中的歌者,讓她改變了一生。我看了很有共鳴,雖然我是在86、87年才跟父母去聽該位歌者的演唱會。我想為什麼我跟何韻詩那麼相似?

大概我和她都是「六年級」吧,這是臺灣人的說法。香港叫做「七字頭」,意指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近日香港的媒體已在熱烈討論關於七字頭、甚至八字頭的人和事了,就連電台的DJ也說我開始在懷八十年代的舊。家人說就了我們也在懷舊、說歷史了,我想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夠講歷史?就是一位七歲的小朋友也可以說他的成長故事,只是也許需要成年人的引導、組織和潤飾罷了。

在報上讀到不少關於七字頭甚至八字頭的文字和故事,當中的人物有我所認識的、有朋友的朋友,甚至根本就素未謀面,只是看過他的專訪或專欄。他們當中有時興作家、設計工作者、醫生、時事評論員甚至議員,看到這些偶爾我會有股淡淡的哀愁。為什麼大家那麼高那麼大,甚至年紀比我還小,他有這麼的機會,我就是不能?他的文字那麼漂亮,寫的政論那麼有國際視野,我怎麼寫就是寫不出他們的水準。

或許這已經超出七字頭八字頭的討論範圍,這是每個年代都會遭遇的問題。明報曾經有一個叫。另一種壯麗的專欄,編者很努力去尋訪一些未能在公開考試考獲良好成績,但仍然積極面對人生的故事。他們渴望得到主流認同,但仍然力爭上游,肯定了自己的價值。他們大概也是一些七字頭八字頭的人吧,可是他們的故事,跟很多報導所論述的大相逕庭。

或許我只能說,這是個分化的社會。同一個年齡組群的人,可以有千萬個獨特的故事。有人這麼說,只有切實了解自己所身處的年代,才能真正懂得了解和面對所有的年代。或許我們無須懂得太多的社會學、文化研究的理論去論述什麼六年級七年級,也無須去分那是精英成功者、還是失敗的坎坷的故事。或許該像「另一種壯麗」的編者所言,各人有各人的恩賜和才華,當百川匯流、天水一色,這是你的故事、我的故事、香港的故事,這才是人生的光輝、這才是生命的壯麗。

Labels: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