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03, 2005

 

能感人,知本末,方為blog之道

讀到一篇專欄文章,作者說他從前很喜歡寫日記,現在有了blog卻很在意多少人回應。

是啊!曾幾何時我也覺得我的blog有多少人回應,彷彿代表著自己的朋友的多寡,人緣好不好,甚至意味著一個blog甚至自身的成與敗

可是,有一位朋友卻不斷的告訴我:閱讀和寫作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無須以名和利做鵠的。近日又認識一位新的朋友,跟他和我一樣很達觀、熱愛中外的classics,當然也喜愛閱讀和寫作。我也得承認我喜歡文言文,只是有時覺得我quote了要語譯又要解釋,不如不quote。

一般人的blog通常喜歡分享生活瑣事、評論一下電影電視甚至時事。可是我有一位朋友卻會探討「Blog是甚麼、為甚麼寫blog甚至blog的意義」,我說,懂得追溯事物的根源,這很接近古人說的「道」(tao)的境界了!(用文言文說就是「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庶幾近於道矣!」)

Blog,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或許還是一種修養,以至於「道」。古人說,「未能感人,皆是我誠意未到」,一個人要是能在「文」的那方面用心用誠意,那麼就能感動人,還可以看到他的修養。或許當我有時為回應率感到心灰意冷的時候,該想一想古人的訓誨。

Labels:


Comments:
你的回應率不可能比我低,實在不必氣餒。我寫文言文不加標點,是因為不想別人浪費時間。這是認真的:看得懂的人其實沒有標點也看得懂;看不懂的,即使你翻成白話文也看不懂。我相信讀文言文的人,思想和其他人不太一樣,正是這一點分歧,儘管我是說現代中文,他們也不會真正理解。有近十年時間,我寫的文章都只是我自己讀,頂多也不過有兩三個朋友看過而已。但我完全不在乎,因為知己一個已經夠了,不相干的人,即使來一千幾百個又有什麼意義?
這次跟你分享孔子的話吧: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憲問篇)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篇)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里仁篇)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篇)
子曰: 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中庸)
 
或許我受儒家的影響較深吧(這或許還涉及到教育體系的問題),我比較多引論語。有些人大概嫌儒家過於正經八百吧,他們會喜歡道家(如老莊)甚至佛家。不過就是道家也好,他們對儒家也相當尊重,連孔子也得問道於老子。

或許我比較喜歡和平,我不怎麼喜歡三國演義和孫子。最近我很想了解日本戰國時期(就是織田信長[我不明白為什麼必須念成長官的長,他居然是基督徒]、豐臣秀吉和德川那幫人的時期)的歷史,可是想到那刀光劍影,爾虞我詐我就不喜歡。我比較喜歡明治維新到大正以及麥克阿瑟將軍時期(1946-1952)那段時期的日本史。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