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3, 2005
中學時代的朋友
最近讀到內地詩人徐魯的詩《中學時代的朋友》,讓我很有共鳴。詩人看望他的中學同學,同學在小閣樓上沉睡。他是個高考落榜生,只能當上建築工人。他把新出版的雜誌作被子,身邊還躺著《建築學》、《飛碟之謎》等書籍。有足球、有口琴、還有他升上了大學的伙伴的信。作者聽著他舒暢的鼾聲,心想他可有想到媽媽?年輕的心又在怎麼樣?
作者說這首詩寫在八十年代,當時中國內地的學生已有了高考的壓力。這使很多他的同齡人、還有他最要好的同學,過早地結束了他們的學生時代。他們中間有當上了工人、農民甚至「待業青年」。這是他們那一代少年心上的無奈和疼痛。詩人要用這首詩分擔朋友的沉重和憂愁,也為未能考進大學的年輕人送上無限的安慰。
看那首詩的那位少年,覺得他很純樸,喜歡足球、喜歡口琴,對知識的追求那麼熱切。只是「命運這個老頭非常不友好的向他招手」才這樣,沉重和憂愁也許就是源於這種無形的比較吧!我impress作者那份悲天憫人的情懷,也想起一位文友給我說的「友情是我的文字的恆常主題」。我多麼希望我的文字,能給予大家無盡的心意和安慰,也為那些未能在短時間達到理想和期望的朋友們,化解心中諸般的情結和哀愁吧。
作者說這首詩寫在八十年代,當時中國內地的學生已有了高考的壓力。這使很多他的同齡人、還有他最要好的同學,過早地結束了他們的學生時代。他們中間有當上了工人、農民甚至「待業青年」。這是他們那一代少年心上的無奈和疼痛。詩人要用這首詩分擔朋友的沉重和憂愁,也為未能考進大學的年輕人送上無限的安慰。
看那首詩的那位少年,覺得他很純樸,喜歡足球、喜歡口琴,對知識的追求那麼熱切。只是「命運這個老頭非常不友好的向他招手」才這樣,沉重和憂愁也許就是源於這種無形的比較吧!我impress作者那份悲天憫人的情懷,也想起一位文友給我說的「友情是我的文字的恆常主題」。我多麼希望我的文字,能給予大家無盡的心意和安慰,也為那些未能在短時間達到理想和期望的朋友們,化解心中諸般的情結和哀愁吧。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