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6, 2005
影視處諮詢小組(二):細說從頭和組員情誼
昨晚(10月25日),我終於參加了小組的會議。討論到電視通用業務守則的條文修訂、應否讓占卜星相的廣告在電視播放和應否把「成見」(stereotype)納入業務守則。碰到了組員珠姐和崔先生。會後一起坐公車回家,談起了近日的政改方案。回想當年,我們很喜歡會後乘車暢談地方事務。想起在一九九五年立法局選舉時,在小組會議上有人問我是否參與助選活動,會議上也充滿著:「幫邊個?」(支持哪一個候選人)之聲。當主任和組員問我有關選舉論壇節目的意見,我當時說:「我不但喜歡看,天天追看,回到學校我還跟同學一起討論呢。」在2002年區議會啟德選區補選,當時我為一位好友助選。當時一位組員卻為另一政黨的候選人助選,當然我不好意思說,說我是偶爾經過那兒吧。結果我還是讓他看到我穿著好友的那個黨的戰衣拉票,結果那位仁兄現在也為該黨(2007年5月31日按:該議員現已退黨)的議員當助理。
要是你熟悉香港歷史的話,會知道自從一九六七年暴動以後,政府為了加強官民溝通,讓下情上達,避免以前的「上有上管治,下有下生活」情況繼續,於是設立了例如民政處,互助委員會等的地方機構和組織。不少組員就來自各種地區組織,甚至有政黨背景。當初小組成立,影視處招募組員也是向這些組織「埋手」的。我曾認識一位資深組員就是在1982年小組建立時加入的,她曾告訴我,「人們說我們中國人一盤散沙,政府要讓我們基層市民團結起來,於是就協助組織例如街坊會呀、互委會呀、業主立案法團呀......還有我們小組。只要政府賞識,這些地區領袖就會選入分區委員會,一層層的將意見直達中央政府(按:指當時的香港政府)。要是你有興趣參政,這是其中一個較正統的途徑。」當然英國人沒有那麼「偉大」,可是這類小組卻讓許多地方人士對各樣問題發表意見,我最impressed的要算是組員在地區事務上的熱誠,對傳媒的關注,以及那份質樸和古道熱腸。雖然有時彼此未必記得對方的名字,可是在一聲半聲的問候中仍感到親切和溫暖:「最近你好像胖了啊!當初入組你也沒有那麼胖……」「將來你要當民政主任呢!」
要是你熟悉香港歷史的話,會知道自從一九六七年暴動以後,政府為了加強官民溝通,讓下情上達,避免以前的「上有上管治,下有下生活」情況繼續,於是設立了例如民政處,互助委員會等的地方機構和組織。不少組員就來自各種地區組織,甚至有政黨背景。當初小組成立,影視處招募組員也是向這些組織「埋手」的。我曾認識一位資深組員就是在1982年小組建立時加入的,她曾告訴我,「人們說我們中國人一盤散沙,政府要讓我們基層市民團結起來,於是就協助組織例如街坊會呀、互委會呀、業主立案法團呀......還有我們小組。只要政府賞識,這些地區領袖就會選入分區委員會,一層層的將意見直達中央政府(按:指當時的香港政府)。要是你有興趣參政,這是其中一個較正統的途徑。」當然英國人沒有那麼「偉大」,可是這類小組卻讓許多地方人士對各樣問題發表意見,我最impressed的要算是組員在地區事務上的熱誠,對傳媒的關注,以及那份質樸和古道熱腸。雖然有時彼此未必記得對方的名字,可是在一聲半聲的問候中仍感到親切和溫暖:「最近你好像胖了啊!當初入組你也沒有那麼胖……」「將來你要當民政主任呢!」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