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01, 2007

 

從林江邁,我想到林維喜

昨天是「228事件」60周年,我在明報讀到一則相關報導。談到當年「228事件」的導火線----煙販林江邁被當時國民黨政府的私煙查緝隊員打傷,觸發起日後的所謂「白色恐怖」。那麼後來林江邁的最後下場是怎麼呢?又落腳何處?去年底記者訪問林江邁的女兒林明珠,拍攝了《台灣阿嬤——林江邁的故事》的影片。由林明珠親身敘述、還原了228事件當年情景。

林江邁本人已在1970年病逝,而事發當年林明珠還不滿10歲(今年已70歲),她跟母親林江邁在事發地點的天馬茶房外一起賣煙,親眼目睹整個事發經過。她說,有個外省阿兵哥向她買煙,阿兵哥用普通話問她多少錢,她聽不懂,後來阿兵哥伸手到口袋,林明珠以為他是要掏錢,但旁邊的人認為阿兵哥是要拔槍,一起哄衝突就發生了。

林明珠認為「228事件」是出於「方言誤會」,並非「族群矛盾」,而林明珠後來也嫁了給一位「外省人」。我想到的是,或許我曾在教科書或歷史書知道林江邁這個名字,卻從來沒想過「她後來怎麼呢?」回首前塵,她會怎麼回想和評價自己的一生?

我想起一個叫林維喜的人,也是在歷史教科書認識的。他是九龍尖沙咀村的村民,在1839年的夏天有一班英國水手在尖沙咀村內醉酒鬧事,林維喜給打死了。而「林維喜案」也成了第一次中英戰爭的導火線,「林維喜」這個名字就在歷史書留了下來,在英文的歷史書他還被稱為Lin Wei-hsi。我不知道林維喜做什麼職業,家裡有什麼人。他現在還有沒有後人,甚至操什麼語言----搞不好他就叫Lam Wai Hei了。要是他沒有被殺,或者他就像千千萬萬的住在尖沙咀的居民一樣,在這個地方讀書、謀生、結婚、生子,一生默默無聞。

有人說過「在澳洲年輕人要登上媒體,要麼犯罪,要麼成了受害者(victim)。」當然,我們都不要犯罪,更不希望成為受害者。大部份的人都不會奢望登上史冊,也見不得很多人希望上媒體。對呀,我相信林江邁根本就不懂什麼是「族群」甚至「族群矛盾」,林維喜或許就聽不懂人叫他「Lin Wei-hsi」,遑論了解「中英關係」。我想說的,當我們要追究誰是「228事件」的「元兇」,在歷史課裡辯論誰該對義和團事件、對鴉片戰爭負責。在這些大時代背後的小人物,是不是該也多加一分注意甚至同情?當然林江邁後來怎樣,林維喜有沒有後人留給歷史學家們考究了。

相關報導:
東森新聞:228/中樞紀念儀式 呂秀蓮提事件的五大盲點
星洲日報:馬英九:很多史料值得發掘 228事件功過待評斷
聯合報:紀念228 詩樂舞撫傷痕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林維喜案
本blog:228紀念郵票
新春秋:紫色紫色啊!你是溫柔的顏色,浪漫的顏色;是叫人安慰的顏色,是撫平族群撕裂的顏色!

Labels: ,


Comments:
P Tang你好,本人是經濟日報閱讀版記者﹐特意留言﹐希望邀請閣下接受訪問。

因正在籌備一篇關於正音﹑正字的專題﹐在搜集資料期間﹐發現閣下在部格落"新春秋"亦有探討這題目﹐更點出節目最緊要正字(或大眾傳媒)的部份錯誤﹐資料內容值得讓我們參考。

冀盼閣下回覆賜教﹕
蕭曉華 6103 6304 elephant_siaw@yahoo.com.hk
 
二二八紀錄片/ 林江邁的真真假假
阮美姝◎台灣神學院終身名譽講師

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台北市文化局發表《尋找二二八的沈默母親─林江邁》紀錄片,其中有林江邁的小女兒林明珠與林江邁孫女林素卿(林江邁次子林匏螺之女)的訪談,連同紀錄片一起發行的小冊子,內容皆與過去我從事二二八事件調查時,林明珠、林匏螺跟我所講的完全不同,嚴重扭曲歷史事實。為此,我必須出來說話。

為了對歷史負責,我重新展開調查。後來根據我的重新調查,二二七那晚林明珠不只沒有跟媽媽出去賣菸,她根本就不在台北,證人說是在桃園龜山山上的舊路坑(林江邁娘家)!跟在林江邁身邊的是第三跟第四個兒子,土龍(綽號)和文山,林匏螺跟我說那天去賣菸的是文山。文化局的謊言被揭穿之後,就有很多人來關心這件事,特別是李憲文老先生、黃守禮教授和《一位台美人的奮鬥傳奇》的作者王桂榮先生,都表示事件發生當晚他們人在現場願意作證,沒有人看見林明珠這個小女孩,尤其王桂榮先生就在林江邁的隔壁賣菸。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