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08

 

讀Meta和維基的文章有感

星期六在突破買了一本Meta(圖),是一本政論雜誌。讀到一篇題為《理學的價值》的文章,挺有意思。近日友Blog搞了一個「有問有答」的玩意兒,我曾以口述的形式問他:「我和你都念社會學系,可是可會有時會覺得這個系沒有用,不切實際?有時家人會覺得念社會系的人很憤世嫉俗,還有求職面試時雇主甚至家人總把社會學系跟社會工作學系(社工系)混淆。」雖然我還沒有收到他的答覆,但從那篇文章總算找到答案。看看作者怎麼說吧:

「......香港社會瀰漫一種重商輕文理的風氣,不少學生憂慮純理科沒有燦爛的未來。甚至有一些大學理學生還未搞清楚讀理科的價值,認為理學院的學位只是讓一個學生逃避現實的避風塘,學三年只是中八至中十的課程,學一些與現實世界毫不相干的學問,既理解不到世情,也不能改善溝通技巧,終日只糾纏在算術邏輯粒子結構,而不知世界在發生甚麼事。

到底當中發生了怎麼的一回事,令這些學生不能回答讀理科的價值?

社會規範把成功定義為『賺大錢』,但在香港做科學研究難以名成利就,遑論飛黃騰達。學生看不見光明的康莊大道,於是埋怨本科前路暗淡,繼而貶低理學的價值。久而久之,他們甚至認為讀科學是和現實脫節,但忘記自己根本活在科學之中

無論是文學院、理學院還是藝術學院,好些學系不能令畢業生成為千萬富豪,但它們不是沒有價值,否則大學根本不會開設這些科目。相反,這些學系正正顯示一所大學的治學精神,就是尋找學術的意義,而非傳授謀生技術。

因此,問題不是理學的價值是甚麼,而是學生在追求甚麼。

這讓我想到我曾在維基讀到的:

「前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在2004年說:『馬來人大學畢業生的雇用率低於華人大學畢業生,這是因為華人懂得選擇對的科目修讀,所以他們在市場上比馬來人更有競爭力。那些馬來人畢業生,尤其那些來自馬來語環境的學生,一般都不能有效使用英語,不管你文憑上的成績多好,在現實上商場上,雇主只要那些懂得和他們溝通的人。雇主未必是一個馬來人,他可以是個外國人,如果他無法和你溝通,他不會雇用你。”

除此之外,那些被馬來西亞政府資助的馬來人學生,他們一般都會選擇修讀伊斯蘭教法律,伊斯蘭教歷史,或是一些有關伊斯蘭教的科目,他們不但沒有選擇修讀英語,也沒有選擇去修讀一些有經濟價值的科目如工程學和醫學等,相反的,他們選擇到中東國家修讀阿拉伯語,這些現象被不少人認為不實際。馬來西亞[現任]首相阿都拉強烈批評馬來人學生只會選擇容易容易的科目修讀,這些容易科目往往都沒有實際商業價值。」

我讀到真的很憤怒,這是個什麼國家?開口閉口「不實際」、「沒有商業價值」,科目有對錯之分的嗎?我深明馬老很希望他的族人能站起來,大家知道馬來西亞的經濟是華人所把持。你這個當首相的,乾脆cut掉貴國所有那些「錯的」、「沒有實際商業價值」的科目好了!不過這樣,豈不是倒退到殖民地時代。早年法國統治非洲、日本統治臺灣,就是只讓它們的大學生讀醫讀工,文法政治哲學甭想!

我想起預科時到過香港中文大學系聽過鄭赤琰介紹政治與行政學系。他強調他的系叫「政治與行政『學』系」,強調一個「學」字。所以我盡量避免使用「社會系」一詞,因為我尊重「學術」的尊嚴。鄭赤琰曾在馬來西亞生活,經歷過緊急法令(1948-1960)的年代。

說回社會學,一次在維基讀到對社會學的批評:「二十世紀中晚期以來的社會學日益學院化,同時卻又顯得支離破碎,缺乏核心的解釋邏輯,對公眾面臨的問題缺乏強有力的回應。一些傳統的領域在制度經濟學的滲透下,也逐漸在喪失。對於這些問題,大陸和台灣的社會學學者似乎都缺乏回應。」不過,我並沒有失望。或許,我早已脫離社會學界久了。原來,這篇是本Blog第七百篇文章了,真有意思。

不過,作者用的「理學」一詞似乎不太正確。他表達的大概是指物理學或理科。我所理解的「理學」是指宋明期間的一門哲學,不過作者這麼說也原文照錄吧。

延伸閱讀:
張曉風:唸你們的名字:作者遇過一個人,他開過計程車,當過跑堂。仍認真的念社會學,編雜誌,為的是對人的好奇和執著。

Labels: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