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02, 2009

 

Bridging books

我喜歡看書,只是有時看到一些書會很難理解。這不一定是讀者本身根本「程度未夠」,有時根本就是書本本身過於深奧,你根本不是「目標讀者」。我曾經為了撰寫文案,老闆給我丟了一本教寫英文應用文的書。誰知有朋友告訴我那本書太深奧了,根本不適合我看。可惜當我想找較淺的相關書籍的時候,我得離開該公司了。

最近教會和團契都搞專書閱讀,團契選的是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德國神學家)的《團契生活》(Life Together),可是有朋友告訴我一開始就看《團契生活》會很難理解,該先看一些關於潘霍華生平的書。好歹我也看過一本,家裡也有一本潘霍華的選集。教會的我選了一本當男孩遇見女孩,誰知這本書是一本「下集」。我得買回它的「上集」才能理解作者的思想。

我一直在想,讀書能夠循序漸進固然很好。只是要是遇上這樣的瓶頸有「Bridging books」(姑譯銜接書籍吧)該多好,結果我google「Bringing books」一詞,找到這篇文章,原來「Bringing books」(該文直譯「橋梁書」)是指由兒童繪本過度到文字書的銜接書籍。雖然本Blog的讀者都是成年人,可是當接觸新的知識和新的作者,不了解相關的知識和背景要直接閱讀這些作品有時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就如一個武俠小說迷突然要閱讀康德和黑格爾的哲學書,如果不得其法可真的不如不讀。所以近日我雖然照樣到國學講座拿講義,但因缺乏適合的「Bridging articles」根本無法向大家介紹。有朋友在看朱光潛、歌德甚至康德的書,但因本人實在太忙,想看要看的書太多都只能看elementary(甚至說不上'bridging')的相關文章了。

延伸閱讀:
Pakkin's Paper:: 潘霍華《團契生活》的社群建立:從「去自我中心」的方向解讀
[閱讀]當男孩遇見女孩@ 毓林園地:痞客邦PIXNET
Smilesunny的網路日誌:當男孩遇見女孩

Labels: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