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11, 2005

 

從漢城正名說起

從新聞得悉,由2005年1月19日開始,韓國首都漢城(Seoul)的中文名字正式正名為「首爾」。可是,內地大概要照顧跟北韓的外交關係(因為這是「南韓」單方面要改的),或者人們喊了幾十年漢城,一時間會感到別扭和不習慣。所以很多媒體採取了首爾(漢城)的形式,甚至仍然堅持叫漢城。

因為各種原因,兩岸三地對外國的人名地名沒有統一的譯法。這邊廂叫蒙特利爾(Montreal),那邊廂叫滿地可;你叫布萊爾(Tony Blair,現任英國首相),我叫貝理雅。近年香港為了統一譯名,多採取內地的譯法。可是美國總統還是叫布殊(不是布什或布希)、Osama bin Laden有人叫拉登、有人叫拉丹。(英文甚至有叫Usama的)

有些改動是好的,比方有人說澳洲的大城市Sydney譯作「雪梨」就很誤導,因為那兒根本就沒有雪梨,「悉尼」這個稱號經過十多年的推廣大家都習慣了。可是有些譯名大概因為國粵語或英語和本來語言的差異,不怎麼理想甚至不怎麼為人接受。每次在天氣報告聽到布里斯班(Brisbane)總感到很礙耳,聽起來很像「屍斑」,它從前是叫布里斯本的。伊拉克的Fallujah香港譯作「費盧杰」就很像「肺癆杰」,我不知道阿拉伯語本來的讀音,我較接受臺灣譯的接近英語的「法魯賈」。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些國家規定了一些名字的中文譯法,可是北京方面就是不賣帳,照舊按那本新華社編的譯名手冊譯。加拿大總理馬田(Paul Martin,內地稱馬丁)和葡萄牙總統沈拜奧(Jorge Sampaio,內地叫桑帕約)就是好例子,或許是要避免一些人的名字改來改去,避免不便而已。

或許李蘢怡仍然可以大唱她的「夜遊杜拜」,可是新聞卻要說迪拜(Dubai)。Erica這個名字我曾斟酌過用比較溫柔和有女性美的艾麗嘉還是艾麗卡,結果用了後者(或許要改成艾琪了,因為不少人把它串成Ercia)。或許有時候也不能強求統一,只好各自表述。所以我會說我是個博客(blogger),可是Stand by P卻是我的部落格(blog)。

Labels: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