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31, 2010

 

Oh Malaysia!

今天是馬來西亞的國慶日,剛剛在一個電台節目也聽到有聽眾提到這件事。本人根本就不是馬來西亞人,也不懂馬來語(除了極少數的單字和一些本來就是英文的詞兒)。年多前曾在本Blog介紹過一首馬來西亞愛國歌曲,結果有一位匿名網友留言要求要一些馬來西亞愛國歌曲的歌詞。我留下了一個連結,誰知對方卻說「找不到」。我看看那個連結,其實也不全是歌曲,有些是一些馬來西亞的國情介紹。我只好google「馬來西亞愛國歌曲」,結果發現所謂「馬來西亞愛國歌曲」也有用華文寫的,以下介紹一首。Happy Malaysia National Day!



Oh 馬來西亞 (來源)

詞:張舜斌
曲:吳明哲
演唱:張舜斌、吳明哲

看日月星辰交替
深藍色的天地
白色的線條帶領我找尋你

雨 帶恩惠的水滴
林 一朵紅花豔麗
沒有四季 一片幽綠 充滿陽光的氣息

一座塔 代表它的希望
有一顆眼 照亮它的前方
空中巴士 載滿我的夢想
跟著我的節拍 一起唱

Oh 馬來西亞 我愛我的國家
許多種族 許多文化
團結的力量 一直保護著她

Oh 馬來西亞 negaraku cinta
再多長久 再多變化
永遠永遠 他都是我的家

延伸欣賞(恕乏歌詞中譯甚至英譯,仍希望該留言者滿意):
華僑日報(2010/8/22):丹南國慶日愛國歌曲公開賽.比賽細則公佈:有22首馬來西亞愛國歌曲的名字,慢慢google和youTube好了。
YouTube:梁静茹&光良合唱"Setia"! 
YouTube:光良:風雨同路 
YouTube:Jalur Gemilang (Glorious Stripes 光榮的條子):馬來西亞的國旗歌 
YouTube:Satu Malaysia (一個馬來西亞):2009年的國慶主題曲
YouTube:Keranamu Malaysia - Proud to be Malaysian
YouTube:Malaysia Berjaya 馬來西亞成功

Labels: , ,


Wednesday, August 25, 2010

 

我簽了弔唁冊,你呢?

今早上班前特別到土瓜灣街坊福利會簽署弔唁冊,悼念在菲律賓遇害的八名香港人。民政事務總署在今日(8月25日[三])和及26日(四)上午9時至下午9時在全港十八區放置弔唁冊供市民簽署,並於明早八時舉行全港悼念儀式。街坊會內置有弔唁冊、花籃和寫有「沈痛悼念在菲遇難香港市民」中英文字樣的橫額。很久沒有到街坊會了,會內除了歷任理事的肖像,還置有街坊會在福建省捐助的希望小學的模型。

今天我亦響應一個呼籲穿黑衣上班。為了這個苦難的祖國,為了我們香港,小P謹願誠心祈禱。願生者堅強,死者安息。

2010/8/30補述:今天無須上班,上午和下午在尖沙咀上一個課程。

Labels: , , , ,


Friday, August 13, 2010

 

O mio babbino caro

Amazing! I watched TVB News last night for this girl so I youTube the video... Kawaii ne!



O mio babbino caro Jackie Evancho (10-yrs-old)

O mio babbino caro
Mi piace, è bello, è bello
Vo' andare in Porta Rossa
a comperar l'anello!
Sì, sì, ci voglio andare!
e se l'amassi indarno,
andrei sul Ponte Vecchio,
ma per buttarmi in Arno!
Mi struggo e mi tormento!
O Dio, vorrei morir!
Babbo, pietà, pietà!

Oh, my dear papa

Oh my dear papa
I love him, he is handsome, handsome
I want to go to Porta Rossa
to buy the ring!
Yes, yes, I want to go there!
And if my love were in vain,
I would go to the Ponte Vecchio
and throw myself in the Arno!
I am being consumed by the torment!
Oh God, I'd like to die!
Papa, have pity, have pity!
Papa, have pity, have pity!
Babbo, pietà, pietà!

Labels: ,


Wednesday, July 21, 2010

 

Oxford BBC Guide to Pronunciation

書名:Oxford BBC Guide to Pronunciation
作者:Lena Olausson & Catherine Sangster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26日
售價:£14.99
ISBN:9780192807106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421.5 OLA

內容大要:顧名思義,這本書是一本讀音辭典。記載不少英語生僻字、難讀字以及人名地名的讀音。除了國際音標,本書還使用一種稱為「BBC In-house system」(英國廣播公司內部使用音標,雖然這套系統不算很好。但國際音標電腦難以打出,本Blog會加以adapt使用)表述讀音。本書有幾個欄目介紹法語、德語等外語的發音規則,還有「十大誤讀字」(第一位居然是Beijing,原來不少外國人會念成Beizhing。其實如果了解國際音標的話,j這個音其實由d和zh組成,一些人念成zh不足為怪)、「十大常被詢問讀音的詞語」甚至「十大常被批評讀音的詞語」的專欄。

本來,這個entry是想講近日我再一次google到我另一篇舊作的選段給收進日語版Google辭書(再一次感謝引用!)。可是上周六在土瓜灣公共圖書館發現到這本書,恰巧又跟語言文字相關就談談。不僅是我們中國人,不少英國人也會為英語發音感到非常苦惱。新字新詞不斷湧現,再加上無數外國人名地名。想想幾個月前,誰懂得vuvuzela?有時想,要是我那些不會英語的長者能念出「wu-wu-SE-la」也很了不起了。正如中文沒有v、z、th、r之類的音,英語也沒有普通話的zh和r甚至法語那個r音。所以Anglicisation(英語化)是這本書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不管是中國、法國甚至非洲的人地名,盡量按照英語的發音規則念出。

比較失望的是,不知是因為中國方言眾多還是什麼,沒有介紹中文(哪怕是普通話)發音的欄目。可是關於中國和香港的條目卻不少--例如中國各省市的名字(我一直就想知道Hohhot[呼和浩特]怎麼念,固有英語化讀音[established anglicization,這個詞兒在本書經常出現]是hoh-HOT)、bauhinia(洋紫荊,香港市花)、Donald Tsang(行政長官曾蔭權,讀音是Jung)、Ng(吳/伍,粵語姓氏)。有些人名的讀音也得註明「這是他本人prefer的讀音」,不過也有資料錯誤或過時的。例如說Dili(帝力)是「印尼的港口」,實際現在已是東帝汶的首都。Ao Dai(越式旗袍)應該念Ao Yai,不是Ao Dai。

拉丁語詞怎麼念曾幾何時也困擾我,應該按英語化的發音(書中稱為schoolboy Latin)還是「較接近古拉丁語的」(書中稱為「重構的古典發音」[reconstructed classical pronunciation])?其實還有一種,是「Church Latin」,用於經文、禱文和詩歌。BBC會因應場合使用那一種,我也會用這樣的原則處理希臘文和希伯來文詞語。Lorelei原來不是「暴風女神」,其實是德國一處地方,那個Lorelei還是「女妖」。

延伸閱讀和欣賞:
Amazon: Mind the Gaffe:也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
BBC Pronunciation Unit

Labels: , ,


Saturday, July 10, 2010

 

World Cup 2010 Review 2010世盃回顧

明天就是世界盃決賽。在這次世界盃,八爪魚保羅成了全球焦點,連我這個對球賽不敢興趣的也要關心關心牠。星期四換了一隻麥當勞萊姆黃(lime)色的紀念杯,之前曾換了一隻綠色的,後因打破補換一隻。七一中午乘小巴往葵芳,在聖匠中學附近看到大批寫著「警察護送 Police Escort」的電單車(機車)回紅磡警署,未知是否當區有親建制的巡遊。我對加納隊落敗很失望,我不想再看立體動畫和硬照了。因為今年有線取得世界盃播映權,兩家免費電視台因版權關係不能播放球賽的真實片段,只能以立體動畫和硬照代替。得悉有某大機構准許員工周一可在1130才上班,我平日1200才上班,但因家人關係未能晏起。

I am disappointed for Ghana lost in the FIFA World Cup 2010! I have also got many souvenirs for World Cup - Some England Teamcups, McDonald's cups, bong-pong sticks and vuvuzela. Paul the Octopus is also the focus of FIFA World Cup 2010.

Labels: , , ,


Tuesday, July 06, 2010

 

Moveable

早陣子google自己的Blog名「Standbyp」,居然發現Google字典引了本Blog一個entry中的一句作為「網路翻譯」(web translation)的用例。那就是要是你用Google字典查考"moveable"這個字,你會發現其中一個例句居然是我寫的(雖然那個「例句」寫得實在不太好)。我驚訝且榮幸的要說「感謝引用」之餘,查清Google字典網頁的底部有這樣的一句「此網頁的使用範例、圖片及網路定義皆由電腦程式自動選取,並不代表Google Inc.或其員工之立場。」我想到世界上千千萬萬的英語使用者,或許也曾聽過學過、甚至說過用過moveable這個字。只是哪個人會記得哪一天在哪裡說過用過moveable這個字,還放進字典(哪怕是網絡字典)裡?

就連我自己也忘了,原來那篇文字是記述2004年9月12日那天我參與立法會選舉助選的所見所聞。當日選舉事務處的職員要求本人和在場的助選員拆掉欄杆上的旗幡和海報。我跟職員說:「繫在凳子上的宣傳品也要拆掉?」職員解釋根據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掛在欄杆上的宣傳品不能高過一米,就算欄杆本身高度超過一米。而凳子則是「可移動(moveable)之物」,在「可移動之物」上掛的宣傳品不受該條款限制,所以職員要我們拆掉欄杆上的旗幡和海報。得承認撰文時我已無法記得選舉事務處的職員實際是怎麼跟我說,上面的記載已經很明顯經過文字的整理,還參閱過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才會註上「moveable」這個字。還有「moveable」這個字可以拼成「movable」,兩種拼法都正確,只是當時根本沒考慮這個選用了有e的「moveable」。

想到幾年前我有位朋友的片言隻語給收進一本叫《港式中文與標準中文的比較》的書。猜不到我的拙作的選段也被放進Google字典裡。我在想在一個網絡或者實體字典,例句應該引自名人的文章、講詞和語錄。比方moveable這個字用上海明威的名著《流動的盛宴》(A Moveable Feast)的名字作用例就很正確,哪怕引述自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這樣的官方文件。不過後來想到,語言應該源自群眾、源自生活。一個普通人如果能把一個字用得正確、用得規範,為什麼不可以放進語文工具書甚至研究文獻裡?

語云「一名之立,旬月踟躕」,有時Google字典也不一定有中文解釋。比方vuvuzela這個字就暫時沒有中文釋義,只有網路翻譯一欄有維基百科的連結。這個字是我在一個星期五的早上,世界盃首日在當天的明報學懂的。有人譯作「南非喇叭」、有人叫「南非嗩吶」,近日在香港電台聽到報導員用的中譯就很能點出該樂器的特點--「南非長喇叭」。

Labels: , , ,


Tuesday, June 29, 2010

 

I've got two vuvuzelas!

ABSTRACT:

I've bought two vuvuzelas at KFC yesterday afternon. I'd a birthday dinner with Stephen, Leo and his brothers at a restaurant in To Kwa Wan on Saturday.

昨午到旺角KFC用膳,凡吃套餐加HK$10可得vuvuzela(南非喇叭/南非嗩吶,一種樂器,自2010年南非世界盃起廣為世人所認識)一支。結果我花了HK$20要了兩支,一支自用一支準備送人。有四色選擇,我要的兩支都是紅色的。下班前在公司和回家不久在家試吹,不過要吹好不太容易。同事笑說不要在香港書展裡吹,我想我就是不會在公共場所吹。本來七一大遊行是一個很好的吹vuvuzela的機會,可惜那天我要上班。

上周六在翔龍灣海港酒家跟Stephen和Leo一家相聚,我給Leo三兄弟送上麥當勞的玩具,Stephen則結他們送上大中小三隻海寶(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可愛到不行。有人說要是你對世界各地有一定的認識,你會對世博各國展館展示都會感到熟悉又親切。我想到最近我看無線製作的上海世博行節目,看到澳大利亞館裡一邊的背景寫著「1788」,有英國旗庫克船長的肖像,這根本就是我從小到大在書籍和媒體看到的所謂澳洲史!

亦朗問我要紙和筆,我說我就是因為他們三兄弟我才得隨時準備紙和筆!亦倫(Leo,今年九月升讀小一)居然覺得倫敦大笨鐘很像尖沙嘴鐘樓,當然他這個年紀我很難給他解釋「香港曾經受英國的殖民管治」。當Stephen展示南非世界盃的吉祥物扎庫米(Zakumi)的照片,我問Leo「南非最近在發生甚麼事呢?」他也說得出是世界盃。還告訴我們曾蔭權在世博開幕裡致詞,他很利害,所有的人都要聽他的話。我說:那麼余若薇姨姨聽他的話嗎?長毛又聽他的話嗎?這樣的問題當然就是成年人也很難說清楚。我再問「那麼曾蔭權又是誰?」Leo答得出是「長官」(比較正確的說法是行政長官)。

我有時在琢磨,小P叔叔平日看的是所謂「大人書」(成年人讀物),我是不是該偶爾要看看兒童書,準備一些兒童故事?原來一般的社會議題他們也能理解,只是或許要用他們能明白的語言和釐清一些概念。小P叔叔讀的聖經自然是和合本,只是聖經故事還是可以說的。在離開酒樓的路上,我就給Leo說了約翰福音中耶穌變水為酒的故事。聽完了他說「耶穌好利害喔!」我說「比行政長官利害多了」「還有財政司司長」當我昨天拿著那支vuvuzela,我想起了約書亞記中祭 司吹角,百姓圍繞耶利哥城(Jericho)後來城牆倒塌的故事。或許,我下次要Leo說這個故事。只是我得說清楚,他們根本不會吹vuvuzela。

Labels: , , , , , , , ,


Friday, June 11, 2010

 

One Way Ticket

昨晚路經美景街昌景閣的7-11,門前泊了架Oreo(一種巧克力曲奇餅)的宣傳車。不少小朋友上車玩遊戲,還有一位扮演Oreo餅乾的人跟人拍照。

曾經給一位朋友在電郵寫道(原文為英文,以下中文版本):

「......參加朋友的婚禮,會場播著些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像It Might Be YouRealityDancing Queen等,這就是我們的年代。」

可是,這真的是「我們」的年代嗎?當然,這都是七八十年代西方社會(尤其是英語世界)的熱門歌曲。對我們香港人(受信人是非洲人)來說,流行的大概是粵語(那裡是當地土語)的歌曲。當然媒體還是會大量播放這種歐西流行曲(因為大家都是英聯邦[大英國協]地區),只是「那個時候」大家年紀都很小,也無從了解這些英語歌曲,或許你的爸爸媽媽也不一定懂。最近我在網絡上看一部老片子,聽到一首是One Way Ticket的國語版的歌,翻查了一下。給大家分享:



ONE WAY TICKET(1959) Neil Sekada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to the blues.

Choo choo train
Tuckin' down the track
Gotta travel on it
Never comin' back
Ooh, ooh got a one way ticket to the blues.

Bye my love, my babe is leavin' me
Now, only tear drops are all that I could see.

Ooh, ooh
Got a one way ticket to the blues

Gotta take a trip to lonesome town
Gonna stay at heartbreak hotel.
A fool such as I such as I
Will never, I cry my tears away.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to the blues.

Choo choo train
Tuckin' down the track
Gotta travel on it
Never comin' back
Ooh, ooh got a one way ticket to the blues.

Gotta go on, gotta truck on
Got a one way ticket to the blues.

I gotta take a trip to lonesome town
Gonna stay at heartbreak hotel
Ooh, a fool such as I, such as I
Will never I cry my tears away.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one way ticket to the blues.

Choo choo train
Tuckin' down the track
Gotta travel on it
Never comin' back
Ooh, ooh got a one way ticket to the blues.
Ooh, ooh got a one way ticket to the blues.

Got my ticket...
One way, one way, one way ticket

延伸欣賞:
高凌風:再會再會:One Way Ticket的國語版
YouTube:張國榮:油脂熱潮 1979:One Way Ticket的粵語版

Labels: , , , ,


Saturday, May 15, 2010

 

怎忘掉你

星期五晚和星期六早上是我外公的告別式。大家有心了,感謝所有出席的親友。親友共有約六十多人,中午已於鑽石山火葬場火化。

這首歌是今早在往寶福紀念館的專車中聽到的,雖然歌詞全文似乎不太切合今天說的,但歌詞中的「怎忘掉你」實在觸動我,仍給大家分享。



心事 鄭秀文 (1996)

作曲:馮穎琪 作詞:黃捷皓

從未曾講 女人心意你未知
從未曾刻意 滲出心裡這份痴
這夜裡 再次想起了你
煽動了 我的心事
願可飾演你身邊的女子

人愈無依 卻不輕說「我願意」
然而問誰可以 半生不要靠依
太夜了 變得軟弱了
意亂了 無力逃避了
即使多麼固執 方寸已漸亂

如何真切領略被愛滋味
如親口說愛你便留住你
真的想擁抱你 傾出心底那句
想將開口說 但事實並未說起
唯恐得到會是被拒滋味
難猜測你怕你又來又去
假使捉不到你 只好忍心放棄
要設法淡忘 別讓日後又記起
想忘掉你

人愈無依 卻不輕說「我願意」
然而問誰可以 半生不要靠依
太夜了 變得軟弱了
意亂了 無力逃避了
即使多麼固執 方寸已漸亂

如何真切領略被愛滋味
如親口說愛你便留住你
真的想擁抱你 傾出心底那句
想將開口說 但事實並未說起
唯恐得到會是被拒滋味
難猜測你怕你又來又去
假使捉不到你 只好忍心放棄
要設法淡忘 別讓日後又記起
想忘掉你

如何真切領略被愛滋味
如親口說愛你便留住你
真的想擁抱你 傾出心底那句
想將開口說 但事實並未說起
唯恐得到會是被拒滋味
難猜測你怕你又來又去
假使捉不到你 只好忍心放棄
要痛快淡忘 但是夢內又記起
怎忘掉你

敬悼外公(1924/5/7-2010/4/20, 0435)
敬悼新加坡前副總理吳慶瑞博士(Dr GOH Keng Swee,1918/10/6—2010/5/14):周五晚看無線新聞,以為是吳作棟(GOH Chok Tong),原來是這個人。

延伸閱讀和欣賞:
本Blog:告別「憂鬱」

Labels: , , , , ,


Tuesday, April 20, 2010

 

Memory--敬悼外公

星期一(19/4)晚除下了房間裡那張貼了五年(沒錯!是五年)的海報,換上了Him雜誌附送的苟芸慧海報。把桌子和電腦鍵盤、滑鼠洗得乾淨。睡到星期二(20/4)早上3時半,來電稱外公病重。立時與媽媽乘計程車往仁濟醫院,途中來電稱外公已離世。到場外公仍有呼吸,所有家人到齊。據稱在睡眠中去世,沒有痛苦甚安詳。後往外婆家,用膳後回家片刻。在旺角乘港鐵上班,在車廂中手拿聖經欲查考約翰福音11:9,一位乘客對我說:「怎麼那麼用心讀聖經?」我說:「大家基督徒不瞞你,我外公剛剛離世」「送你一節經文:以賽亞書41:10」我在車廂念道:「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 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Don't be afraid, for I'm with you。上星期我參加一個喪禮,我就在一張卡看到那節英文的經文,不過卡上寫是出自創世記的。」「你說是出自創世記的嗎?聖經每一章每一節都指向耶穌基督,以賽亞英文是什麼?」「Isaiah」「彌賽亞(按:受膏者)就是Messiah,以賽亞書就是預表耶穌基督。還有約拿,被大魚吞了三日三夜,預表耶穌基督復活」然後乘客告訴我他很小的時候就上教會,大學念英國文學。有一段時間對信仰很懷疑,甚至信共產主義。後來父母離世,看了母親的靈修筆記才知她一直為孩子的回轉祈禱。我想起了聖奧古斯汀的母親莫妮卡(Monica),說完了乘客在荔枝角站下車。

明天(21/4[三])就是全國為青海省玉樹州地震的哀悼日,可真是「全國哀悼」了,公司發起了捐款。奮戰了接近三年零八個多月,終告「解脫」。感謝多年來在香港、台灣和各地支持我的朋友,明天以及以後的日子,是 神帶領的每一天

敬悼外公(1924/5/7-2010/4/20, 0435)



Memory Barbra Streisand 

Daylight
See the dew on the sunflower
And a rose that is fading
Roses wither away
Like the sunflower
I yearn to turn my face to the dawn
I am waiting for the day . . .

Midnight
Not a sound from the pavement
Has the moon lost her memory?
She is smiling alone
In the lamplight
The withered leaves collect at my feet
And the wind begins to moan

Memory
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
I 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
I was beautiful then
I remember the time I knew what happiness was
Let the memory live again


Every streetlamp
Seems to beat a fatalistic warning

Someone mutters
And the streetlamp gutters
And soon it will be morning

Daylight
I must wait for the sunrise
I must think of a new life
And I mustn't give in
When the dawn comes
Tonight will be a memory too
And a new day will begin

Burnt out ends of smoky days
The stale cold smell of morning
The streetlamp dies, another night is over
Another day is dawning

Touch me
It's so easy to leave me
All alone with the memory
Of my days in the sun
If you touch me
You'll understand what happiness is

Look A new day has begun


延伸閱讀和欣賞:
本Blog:It's a time of prayer, for friendship & for love:「外公Update」的第一篇,「三年零八個多月」就是這樣算出來的。
YouTube:A Correct Way to Pronounce the Iceland Volcano: Eyjafjallajökull (Original):那個火山的名字怎麼念?我乾脆叫它「哎呀什麼火山」

Labels: , , , , , ,


Saturday, April 17, 2010

 

年度休假和聚會

星期四(15/4)全日、星期三(14/4)下午和下周三(21/4)全日是我的官方休假,那就是說每年四五月我需清假。雖然技術上(technically)我無須上班,實在也沒什麼「放假feel」。星期三晚到Branto印度素菜館用餐,空檔時間到了深水埗基要書室,一下車我驚訝那區教會林立。基要書室是一家基督教書店,到了那兒剛好東主外出沒有營業,可是還拿到一些想要的資料。然後到了新天書業,那是一家舊書店。發現一套1969年McGraw-Hill出版的Let's Travel in系列。就是一套彩色精印,介紹各地風光的書。Let's Travel in China還叫中國大陸做Red China,不過還有幾頁講講台灣。Let's Travel in Hong Kong倒是獨立一本,包括了澳門的內容。還找到一本愛爾蘭出版的世界地圖,內容跟一般世界地圖沒有分別,只是多了關於愛爾蘭的人口、職業、地質等資料。書店中還有不少法文和西班牙文的少兒讀物,荷蘭文的書也有。

猶記去年,我們在尖沙咀的滬江大飯店聚會,今年卻在同區的Branto。去年我們談到張虹導演的《選舉》,今年卻談到音樂人生 KJ。去年有朋友去西藏,今年剛去完台東。有朋友說到「少年十五二十時,布宜諾斯艾利斯」那是什麼意思?據說不過是一句沒有什麼意思的順口溜。不過我的理解大概是年輕的時候,應該到世界各地去遊歷,哪怕是阿根廷的首都也要去。早年小弟也到過不少地方,如今想去也難了。

星期四傍晚探外公,好歹也睡了個大大午覺。翻檢去年四月本Blog的entries,當時都不知是工作繁忙還是心情欠佳沒有記載去年聚會的事,只好在今年補述,這陣子本Blog都成了流水帳了。有朋友記起我早年參與不少社會行動,我慨嘆道:「社什麼會行動呀?圍什麼立法會呀?」星期四那天冰島火山爆發,影響了英港航班。

延伸閱讀和欣賞:
本Blog:天這樣藍--獻給肥力並記周六分享會:2009年一次分享會的情形
本Blog:人在邊緣:2008年的聚會的情況
本Blog:突尼斯在哪兒?黑橋牌又是什麼?:2007年的相聚的紀錄
YouTube:緞帶體操秀--瑞莎

Labels: , , , , , , , ,


Saturday, February 27, 2010

 

Chopping - The Music of Ghanian postal workers

朋友,你多久沒到過郵局呢?就是我參加了本地郵品訂購計劃(Local Standing Order Service [LSOS]),理論上再無須在每次新郵票發行排隊輪購新票再等候蓋戳。可是為了要實寄給在北京的筆友,我還是這麼做。在香港大概除了要寄大型信件或包裹,一般郵件都是放進國際郵件中心的蓋戳機,犯不著人手蓋戳吧。要是每封信都得人手蓋戳,負責的人一定又累又枯燥。可是在西非的加納,當地的郵政人員倒很會苦中作樂。蓋郵戳也可以蓋得很有節奏,拍成影片,還灌成音樂唱片出版。我就有一位來自這個國家的筆友,近日他終於有了手提電話和可以在網吧上網,筆友成了網友。我近日很努力尋找關於加納的網站和書籍,還得搜羅大量YouTube給他介紹香港的流行音樂、體育盛事和新聞。結果在搜尋的過程中,找到了下面的影片給大家分享:



延伸欣賞:
YouTube: Ghana Postal Workers - Work Music
本Blog:香港郵政CLG(一):集郵組內望

Labels: , ,


Tuesday, February 02, 2010

 

紅磡塌樓事件餘波

周六午飯後理髮,當天是尾禡。只需加HK$10,毋須雙計。後往土瓜灣公共圖書館,乘26號巴士回教會,聽到有乘客說她有親友在馬頭圍道的中國銀行工作,目睹周五馬頭圍道45J樓宇倒塌事件,嚇死!本人也有親友親身目睹塌樓事件,彼此都為安然無恙而感慶幸。團契查考民數記2章,後乘小巴回土瓜灣。在美景街看到一位小朋友拿著一張當天的蘋果日報,頭版印有樓宇倒塌事件的圖片,小朋友跟媽媽說要是能到現場去看就好了。

當然,小P叔叔並沒有特意跑到現場去看,只是坐車經過該處望望而已。馬頭圍道後面的機利士北路泊滿各媒體的採訪車,從紅磡西行往尖沙咀的巴士改經機利士北路、鶴園街回馬頭圍道,小巴改經機利士北路直出漆咸道北。東行往土瓜灣的巴士從蕪湖街改經德民街、紅磡道、庇利街回馬頭圍道,小巴改經青洲街、馬頭圍道、浙江街、下鄉道再走回原路。庇利街至鶴園街之間的馬頭圍道至撰文時仍未解封。

延伸閱讀:
Selena:消防署訓練中心落成啟用(留言部份)
肥力:樓餘下半邊兒(留言部份):兩則留言記述了塌樓當天小P所見所聞
Yahoo!新聞:紅磡塌樓事件報導彙編
Ghana Web: Ghana Model:Philomena Adede Oheneba Kwao:近日搜尋關於非洲國家加納(Ghana)的網站,找到這個介紹加納(Ghana)模特兒的,不過,不少加納(Ghana)裔的模特兒都住在國外。
南方網:柯以柔跳肚皮舞柯以柔(Chris KE Yirou)是台灣的節目主持人,近日偶爾找到她的圖片,實在太利害了!
本Blog:2008/8/9-12:記述了旺角嘉禾大廈五級大火
YouTube:Hung Hom building collapse

Labels: , , , , ,


Thursday, January 21, 2010

 

祖瑪,你是誰呀?



一次在電台聽到關於南非世界盃的新聞,提到南非總統祖瑪(Zuma,見片段)。我想,怎麼不是姆貝基(Mbeke)?維基一下原來姆貝基已經在2008年9月21日辭職,中間還隔了一位莫特蘭蒂(Motlanthe)才到祖瑪。

又有一次在電視新聞得知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加納,接見總統約翰.米爾斯(John Atta Mills),並讚譽加納是非洲民主國家的典範。印象中,加納的總統是羅林斯(Jerry Rawlings)還是庫福爾(John Kufuor),什麼時候換了這個人?

或許,香港的媒體根本就很少報導非洲的新聞,所以一般人不知道祖瑪不太奇怪。或許對大部份人來說,知道姆貝基(一些香港人還謔稱他為「無背肌」)已經很了不起的了,更多人會知道曼德拉(Nelson Mandela)。其他非洲國家的領袖,一些人或許會知道埃及的穆巴拉克(Mubarak)或者利比亞的卡扎菲(Gaddafi,一譯格達費或卡達菲),聽說過加納國父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的相信簡直可以用「鳳毛麟角」來形容。

一些國家的領袖任期非常漫長,比方印尼的蘇哈托和新加坡的李光耀。因此一些國家的領袖或君主列表你幾乎可以背得出:新加坡的是李光耀、吳作棟(當年我們謔稱他叫「唔作動」)和李顯龍、北韓(朝鮮)的金日成和金正日。可是日本的首相列表就比較「惡搞」,因為曾幾何時日本首相變動頻仍,到近年才比較穩定。我媽媽一次居然問我怎麼不是「左藤右藤」(按:佐藤榮作,1972年時的日本首相)

據說日本的學生得背誦歷任天皇和將軍的名字,據說這樣會培養國民的恭敬心,就是錢穆說的對歷史的溫情與敬意。日後當你在電視上看到領袖已經變換,不要奇怪。或許你很久沒看(或傳媒很久沒有報導)那個國家的新聞。你或許要高興,因為那個國家已經達到民主。領袖按期更換,政黨輪替有時,領袖不再「至死方休」。領袖的列表大概也無須記誦,反正有維基。

Labels: , ,


Sunday, January 03, 2010

 

Cinta Karen, Cinta Malaysia, Cinta Hello Kitty!

本來這個entry是打算介紹一位馬來西亞女歌手的,可是今早讀到一則報導,讓我很憤怒!先看:

李光耀讚新移民 憂星洲人變蠢

(明報)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接受外國傳媒訪問,大談獅城治國方針和國家面對的挑戰,內容引發爭議。李光耀表示,擔心新加坡國民的幹勁遠遜於移民,「變得愚蠢」,長遠下去人才不繼,恐難見長治久安,又表示歡迎新移民,並大讚中國學生勤奮。有關言論惹起部分網民不滿,稱李所指的問題是他當年的政策造成

恐人才不繼 國家百年後難存在

李光耀早前接受《國家地理雜誌》訪問,他雖然確信新加坡未來10至15年仍能在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下穩健發展,然而「100年之後,我不能確定新加坡是否還會存在」。他指出,新加坡的長遠未來取決於領導層能否持續進行更新,引進有才幹的年輕人接班。國家缺乏天然資源等有利發展條件,故只能靠人才。一旦治理不當,新加坡很可能由成功走向失敗,一切打回原形。

他表示,國家發展須仰賴「不斷創新的想法和人才新血」,所以積極吸納新移民和外來人才,以激發新加坡人的新思維和營造互相競爭的意識。可是他留意到,很多新加坡人並不喜歡移民湧入,尤其是到來爭取高薪厚職的高學歷新移民。大家即使「驚輸」,卻「看不透」要迎頭趕上就當加把勁、加快步伐的道理,失去衝勁

「中國學生努力學習」

李光耀指出,本土國民衝勁不足,新移民卻求知若渴,決心取得成功。例如來自中國的學生原先都不會英文,但是他們深知學好英文在新加坡是很重要的,因此努力學習,很多新移民學生在中學畢業時,英文都是班上頂呱呱的。

他慨嘆道:「我們常提醒他們必須勤力點,否則會變得愚笨。他們總是看不透這一點,以為既然可以慢跑,又何必賽跑,何不保留力氣,做點其他事情?比如搞藝術、芭蕾舞和體育運動。但是,新移民卻整天呆在圖書館或家裏埋頭苦讀。」

他又稱「人性跟動物相似」,他認為人可以受訓練,學守紀律,卻不可以改變劣根性,所以新加坡重視教育又實施許許多多規矩守則,而高薪養廉,總比鬧出像英國 「津貼門」般,議員長領低薪卻巧立名目領報公費的醜聞。

現做「遠程雷達」 為政府護航

這位對星洲命脈仍舉足輕重的86歲老人,直言早已不直接參與政府決策,而是扮演「為政府尋找發展機會、捕捉可能威脅」的「遠程雷達」角色。他說:「我所能做的就是確保在我離開時,新加坡的體制仍完好有效、政府廉潔高效,掌權的領導人懂得治理這個國家。」

雖然官方掌控的媒體周六才轉載這次訪談,但在網絡上,李光耀的談話早已引起新加坡網民的廣泛批評,不少人都抨擊李光耀執政時的政策是導致他口中所說新加坡現時的困局。

誠然,新加坡面對著兩大伊斯蘭教強鄰,天然資源貧乏。必須重視人才,而李光耀面對此情況,必須鐵腕統治以求國家生存。沒錯,「人性跟動物相似」,不過是「相似」呀!你李光耀是個強人是個鐵人所以可以「整天呆在圖書館或家裏埋頭苦讀」。有人說新加坡「文藝沉寂,藝術受閹割」,你新加坡的小孩子「搞藝術、芭蕾舞和體育運動」就批評,李光耀,你不喜歡藝術、芭蕾舞我不說,你不想新加坡職業足球聯賽(S-League)打進世界盃嗎?英文和華文頂呱呱很好,只是國家還有馬來人和淡米爾人(Tamil)呀:他們是什麼?

說完了,元旦日看勁歌金曲,有馬來西亞華人女歌手龔柯允(Karen KONG)作嘉賓主持。Karen在節目中唱出了著名馬來民謠Rasa Sayang(找不著Karen的片段,Rasa Sayang解「我感到愛」)和陣陣跳。Karen來自納閩(Labuan),是唱馬來歌出身的。這回小P給大家選一首她的馬來歌,Cinta(c要念ch音喔!)是愛的意思。高中時到過星馬,那時的馬來西亞比較落後。當時我是個哈新(加坡)族,只是後來覺得新加坡人比較高傲(尤其不喜歡李光耀!很精英主義,不過我不抹煞他經濟建設的成就)比較喜歡馬來西亞了。



Cinta Cinta Hello Kitty 龔柯允(Karen KONG)

Mengapa kau membutakan telingaku
Mengapa engkau membutakan hatiku
Sehinggaku tak peduli
Semua insan berbintiku

Hinggaku sanggup melarikan diri
Tinggalkan ibu ayah dan Hello Kitty
Bersamamu ku temui
Yang kukenal sehari

Korus(Chorus):

Ku tahu ibu ayah terguris hati
Siang dan malam gelisahkan aku
Hello Kitty tolong aku
Katakan aku ok…

Esok aku meraih hari jadiku
Air mata berlinang dipipiku
Hello Kitty tolong aku
Tiupkan lilin yang buta ini

Setelah kepalsuan mencelikkanku
Setelah penyesalan menginsafkanku
Hello Kitty tolong aku
Aku mahu pulang…

延伸閱讀:
明報:Facebook現「馬上道歉」群組
星洲日報:當《勁歌》嘉賓主持‧龔柯允受無線力捧

Labels: , , ,


Thursday, November 19, 2009

 

Sorry to the forgotten Australians

我曾跟大家透露,12月中我因「各種原因」未能赴澳洲出席表妹的畢業典禮,甚感遺憾。近日讀到一則跟澳洲的新聞,實在叫人悲傷和遺憾!

當年移民計劃「貨不對辦」 澳洲向受虐英童道歉

明報專訊(按:2009/11/17,隔了兩天!】澳洲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昨日代表澳洲政府向50萬名「被遺忘的澳洲人」(Forgotten Australians)正式道歉。這批包括英國移民的澳洲人在孩童時代漂洋過海,本獲承諾會有美好生活,到頭來很多人都被關在孤兒院及兒童之家遭受虐待,部分人被迫做苦工,生活悽慘。

50萬人為美好生活移民 淪為苦力

堪培拉舉行的紀念儀式上,陸克文代表澳洲政府向7000名至今仍生活在澳洲的「兒童移民計劃」倖存者道歉,稱他們在童年遭受的種種不公平待遇,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悲劇。陸克文說:「我們以羞恥之心回看,你們當中很多人面對寒冷、饑餓與孤獨,但無處可逃,無人可傾訴」。他說:「我們很遺憾。對於你們在孩提時離開家人、被安置在虐待你們的機構感到遺憾;對於(你們)面對肉體、精神傷害,缺乏愛與關懷而感到遺憾;對於(你們)失去童年的悲劇感到遺憾」。陸克文的發言贏得在場900名倖存者的熱烈掌聲。

英國過去向澳洲、加拿大及其他前殖民地輸出過50萬名兒童,並許諾他們更好的生活,這一計劃在上世紀70年代才中止。歷史學家表示,那些被送到澳洲、加拿大以及其他英國殖民地的兒童多流落孤兒院或者被迫充當農場勞工。許多人受到生理、性和心理上的虐待。澳洲政府對這些事一直避而不談,陸克文去年上台執政開始正視有關問題。除了這批移民兒童外,陸克文去年亦打破禁忌,向當地土著以往受到的同化政策而道歉。

英國首相白高敦(Gordon BROWN)周日也宣布,他將向在當年英國「兒童移民計劃」中受苦受難兒童正式道歉。白高敦表示,他已吩咐官員們蒐集意見,以便在新年就此事發表聲明。

延伸閱讀:
AFP(via Taiwan News, 17/11/2009):Pain haunts Australia's 'forgotten' children for decades
Daily Mail (UK)(16/11/2009):Gordon Brown to apologise to Child Migrants shipped to misery Down Under after Australian PM says 'sorry'
自由時報(台灣,17/11/2009):歷史悲劇!「被遺忘的澳洲人」澳洲總理正式致歉
中新社(內地),17/11/2009):澳總理陸克文向50萬“兒童移民”道歉 場面感人
肥榮:簡評政改方案政改方案已經放在我的案頭了,只是就是連上面「原文照錄」的新聞也得花兩天才post!

Labels: , ,


Sunday, November 08, 2009

 

漣漪--獻給Chrissie

今天明報沈旭暉訪問周秀娜(Chrissie CHAU)的專訪,又有安裕探討「周秀娜現象」的鴻文。小弟無沈安二人之文才,只得憑歌寄意。送給大家,特別獻給Chrissie



漣漪 曲/唱:陳百強 填詞:鄭國江

生活靜靜似是湖水 全為妳泛起生氣
全為妳泛起了漣漪 歡笑全為妳起

生活淡淡似是流水 全因為妳變出千般美
全因為妳變出百樣喜 留下歡欣印記

靜默亦似歌 那感覺像詩
甜蜜是眼中的癡癡意 做夢也記起
這一串日子 幻想不到的優美

延伸欣賞(2009/11/9追加):
本Blog:良師頌/盼望的緣份:緣份永遠要避開我 今天我實在願講和 自己孤單 還要天天唱著情歌......
YouTube:陳百強 眼淚為你流:眼淚在心裡流 此際怎麼開口?前事在心裡飄浮 情意令人太難受......
陳巧文:一個「粗魯」人的「快閃黨倒曾行動」後記 :久違了的巧文喔......
本Blog:遙想柏林封鎖,問圍牆何日倒下來?:今天是柏林圍牆倒下二十周年,謹以此文紀念

Labels: , , ,


Wednesday, October 28, 2009

 

飛吧,艾維斯--觀秀娜訪問有感

「其實,秀娜(Chrissie CHAU,圖,是我的珍藏舊剪報呢)已經tries her best(按:不是「搓her breast」[陳克勤的名言],也敬告大家請不要「搓」娜姐的breast!)的了。起碼會前她也有看書作準備,或許她真的是問非所答,不過李小良教授的問題搞不好換了我也不會答。還有剛剛在雜誌看到她近日被富商狂追(按:秀娜後否認),男友不滿讓她心神彷彿才讓她表現欠佳......」還記得當天周秀娜出席完科技大學搞的講座後,我跟同事說我的意見。結果有同事笑說我說得像周秀娜的男友般。

或許,我是有意無意的為周秀娜「辯護」。會前我很希望看到Chrissie的「講詞」,只是或許講座根本就沒有讓她單獨「演講」的環節,結果大家後來看到的就只是周李兩人的「對談錄」李小良的「演講撮要」。前天從報上得悉周秀娜接受港台節目薇微語訪問,結果剛剛就看了。

平心而論,Chrissie很努力要改善父母生活。不少媒體形容她早年「無心向學」,或許非戰之罪。她從潮州來港時該念小四,可是家人擔心她的進度得念小三。香港的中文和數學程度比內地低,可是英文跟不上。中學又得念英文中學,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導致學術方面未如理想。她生性倔強,只因她上有兄下有兩弟才導致得以好表現搏取父母歡心。於此我心有戚戚焉,雖然我沒有兄弟姊妹。秀娜不滿部份香港人肆意批評內地的人與事,但他們又不一定有內地的經驗。我知道不很多人受得了這種意見,但不失為中肯之言。

誰不希望父母能安享晚年,有安定的居所?誰不想像秀娜的父母所期望,念上大學甚至博碩士?無奈在貧富懸殊的社會和扭曲的教育制度,不能人人如願。多少人寄人籬下,多少人成了宅男。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說到本屆新加坡小姐由一位叫Ris Low的當選(後放棄冠軍寶座),只因她英語破爛。結果有人這麼說:「這是不安全感的作祟......最好把英語能力不夠好的同胞都藏起來。我們希望代表新加坡的人選,最好是華裔、馬來裔、印度裔、歐洲裔血統都各占四分之一......因為我們不習慣看到社會「不完美」的層面,顯然包括......次文化/美學、破英文等等」有人形容Chrissie體態完美,EQ超高,可是卻不滿她在講座中「表現不佳」。或許,我們不習慣看到社會的「不完美」。或許,我們不滿某些演藝人錯別字連篇,英語文法錯誤連連,說話結巴。可是換了是你,你能答出教授充斥術語的問題嗎?你能用完美無缺的英語接受訪問嗎?

我知道,周秀娜的男友名字Avis(艾維斯)在拉丁文是鳥的意思。我不知道他取這個名字是不是這個含意,既然同事笑說我說得像周秀娜的男友,讓我當一回艾維斯吧。當鳥兒比翼雙飛,俯視著芸芸眾生。別忘了我們的世界還是這麼「不完美」,還有不少住不上房子、未能婚戀的男女。英語欠佳,不了解「國情」的人。飛吧,有這樣的一日。多一點兒的禮貌、人情味和包容,就算「不完美」仍舊繼續存在。

延伸閱讀和欣賞:
牧羊人{MinSin}:又談周秀娜:李小良教授在「解讀周秀娜現象」講座該意[原文如此,想是故意吧]為難周秀娜
Nownews:周秀娜一下被罵無腦一下被拍走光 怕父母傷心哽咽落淚
香港電台:薇微語第三集:何喜華:讓主客兩方潸然下淚的一集。
香港電台:薇微語第一集:倪匡
本Blog:我是藍鳥
Stand by P Yahoo! TW:秀娜,我真的想哭!--談「寫作瓶頸」

Labels: , , ,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09

 

愛的輓歌(及其他)

近日看劇集蔡鍔與小鳳仙,看到第4集居然出現了「北平火車站」。又是時空倒錯(anachronism),1928-1949年期間才叫北平。想到最近偶然在圖書館找到一本俄羅斯地圖集,很想找一找台灣早年刊行的「中華民國全圖」(這種圖當然絕對找到北平!)出現的肯木畢其爾究竟是現在的什麼地方。結果沒讓我失望,地圖寫的是「克孜勒」。回家維基一下原來「克孜勒」(Kyzyl)就是「肯木畢其爾」(Khem-Beldyr),只是這個地名是在1918-1926年間用的!那個地方本來是中國領土,惜後來被蘇聯占領。

上次談到鄭秀文,欲罷不能,再來一首她的歌:



愛的輓歌(1995) 鄭秀文

作曲: 中島美雪(NAKAJIMA Miyuki) 作詞: 潘源良 編曲: 陳志康

*愛 何以竟找到我
 在剎那間發生好比暗裡閃過的火
 你 從我心中經過
 讓我徹底無助 真的叫我非愛不可

 願伴著你 就是沒自我
 亦未問為什麼 願永遠瘋魔
 就是在玩弄我 亦自願受著過錯
 道別話未說 亦盡量去拖

 呈獻出一切去求你這一晚陪伴我
 衹需當打發時間別疑慮太多
 留住這一個夜晚在明日重播
 陪伴我一世是這首愛的輓歌
 世間一切也無法去抵抗時日過
 不管真心跟瞞騙亦同樣結果
 來吧再一次被你欺騙未為過
 明日我一個夜裡再哼這首輓歌 *

Repeat *

沒痛楚

#想得很清楚 真愛難負荷
 需要痛苦都太多
 今宵可不可 無須要太清楚
 只要剎那間結果
 若是玩弄我 唯求並未揭破
 願承認我是很傻
 願熱烈渡過 夢幻內渡過
 未計較終會留下我 #

Repeat #

延伸欣賞:
YouTube:Gary 曹格 Justin 側田 - 真拳實肉街頭戰!

Labels: , , ,


Thursday, September 24, 2009

 

滾滾紅塵

昨天在新聞看到澳洲東岸城市遭遇了罕見的沙塵暴吹襲,悉尼覆蓋在怪異的赤色迷霧中。剛好聯合國在舉行氣候會議,連馬爾代夫也會像圖瓦盧(Tuvalu)一樣,若干年後就要被水浸沒,永遠在世界上消失。馬爾代夫的海拔只有1.5米,連山都沒有。

這可真是名副其實的「滾滾塵」!想起多年前一次到香港理工大學,路經漆咸道南,但見黑煙滾滾,揚起了灰塵。我說了一句「漆咸道上滾滾塵」,後來想,塵哪兒是紅色的?應該叫「滾滾塵」!我只能說當時還沒有見過真正的滾滾塵吧!



滾滾紅塵(1990) 陳淑樺

曲/詞:羅大佑 編曲:花比傲

起初不經意的妳 和少年不經世的我
紅塵中的情緣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著
想是人世間的錯 或前世流傳的因果
終生的所有 也不惜換取剎那陰陽的交流

來易來 去難去 數十載的人世遊
分易分 聚難聚 愛與恨的千古愁

本應屬於妳的心 它依然護緊我胸口
為只為那塵世轉變的面孔後的翻雲覆雨手

來易來 去難去 數十載的人世遊
分易分 聚難聚 愛與恨的千古愁

於是不願走的妳 要告別已不見的我
至今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 跟隨我倆的傳說
滾滾紅塵裡有隱約的耳語 跟隨我倆的傳說

延伸閱讀和欣賞:
鉅亨網:沙塵暴席捲澳洲 4000萬噸沙落悉尼 彷如世界末日
YouTube:陳淑樺:夢醒時份
明報(2009/9/24):鄭秀文個唱舞照跳

Labels: , , ,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