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27, 2006

 

從冥王星給擯出行星行列說起

2006年8月24日是一個值得在歷史中銘記的日子。當天國際天文聯會通過了影響深遠的新行星定義,冥王星從此被降格為矮行星(dwarf planet),自九大行星之列中除名。幾年前也有過對冥王星地位的爭論和投票,不過當時是不成功的。我對這次的結果有點兒失望,因為我期待著加行星變成十二大的,不過沒有通過。當年我也想過讀了那麼多年九大行星,突然變成了「八大」怎麼辦?

不過讓我也感到高興的,是「行星」終於有了明確而嚴謹的定義,表現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有建議把現行的所謂八大行星列為「經典行星」(classic planet),而冥王星、谷神星(Ceres)、卡戎(Charon,又稱冥衛一)和齊娜(Xena,2008/11/24按:現改稱鬩神星[Eris])則列為矮行星。結果前者沒有通過,卡戎暫未列入矮行星。因為何謂經典何謂行星還是沒有著落,於理無據。於是有人說人們不捨冥王星給擯出是由於歷史感情,非關科學。

俗語說「火星撞地球」和「阻住個地球轉」,可是根據現行的行星定義「能清除軌道附近的天體」這一條,這根本不成立,冥王星就因為這一條給擯出行星行列。冥王星的軌道很獨特,是跟海王星重疊的。所以陶傑曾有一篇文章(曾於明報刊登,惜找不到原文。以下內容單憑記憶,如有人找到陶傑文集或舊剪報有該文即行修訂)(原文如此,原文已於2008/11/27找到了,下文也修訂了)有些學生(原文指新移民學生)就像冥王星,或許不怎麼合群,只沿著自己的軌道運轉。或許他別具才華,孤傲偏科。可是老師卻不要遺忘他們,就如陽光永遠照射到冥王星。

如今,冥王星雖然給擯出行星行列。或許很多年後,冥王星這個名字會被一般人遺忘,會像谷神星、卡戎和齊娜一樣只有天文學家才知道。可是詩篇147:4詩篇147:4說:(耶和華)數點星宿的數目,一一稱他的名詩篇8:3-4又說:「(大衛王)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說來有趣,很多星體的名字都是源自希臘羅馬神祇的。 我想到我曾經想寫一篇關於一位希臘女神的文章,也曾猶疑過該不該出現該位女神的名字。後來發現「她」的母親就是香港立法會大樓樓頂那個泰美斯女神,還有近日在一本探討聖經翻譯的書發現那個希臘字Eιρηνη(Eirene,現代英文作Irene,也就是該女神的名字)在聖經路加福音24:36也有出現,英譯作Peace be with you。我可放心使用這個詞兒了,每次大家經過立法會,或許也可深思「和平是公義的女兒」的真義。

本來這篇文章打算用《冥王星祭》或《「敬悼」「行星」冥王星(1930-24/8/2006)》做題目,可是冥王星根本就沒有死,只是地位改變了。也想過以關正傑的作分享歌曲,只是大家似乎對引用歌詞有不同的意見只好從略了。我曾於中四參與校內的天文學會,只是後來大概因為天文學離我的生活也實在太遠(尤其我這種為口奔馳的基層人,天上有多少個行星似乎也不影響我的生活)興趣缺缺沒有參加了。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2006年行星重新定義

Labels: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