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8, 2007

 

From Blog to Blook講座(三)

肥榮提到Xanga和blog予人比較親密的感覺,你可曾寫信給專欄作家?在內地老徐的博客擁有2.1億的點擊率(hit rate),照片很好。可是結集出書了,在北京五天才賣幾十本。有人說名人效應太強了,內地的博客很喜歡「搶沙發」,就是說爭做第一個留言者。這麼說,敝blog的一張一張「沙發」就是虛位以待!

吳偉明博士認為寫blog是為了減壓,「自由至上」,要是寫blog要先我審查,出賣思想就很可悲。blog出書是blog的成熟象徵,可是出書不該是寫blog的目的,不然就是本末倒置。肥榮覺得學習成長很重要,「出左來行,預左要還」是他的口頭禪。梁文道說寫blog的成本很低,但要付代價。

有人談到本地明星出書寫blog的現象,不過這些blog的養分不高。也談到blog究竟是私人還是公共空間的問題,在埃及大學生在blog發表了反伊斯蘭反恐怖份子的言論,結果要坐監。香港也發生過博客揚言「炸迪迪尼」的事件。有人可以在blog大講「打尿震」,甚至在偽基百科關於FUCK這個詞條寫得如同化學手冊一般,講到中出更爆笑之極。

方潤提到以往他會寫網頁、上新聞組,但後來因素質越來越差所以寫blog。講座第一部份最後提到香港blog的方向:監察主流媒體,充當社會良心。在美國就有博客揭發共和黨某參議員是同性戀者,結果該參議員被迫下台。不過香港的blog多是「吹水型」,梁文道點了幾個本地佳blog:東南西北香港仔公園思存踼爆香港傳媒黃世澤,部份是無邊吹水會的成員。結果有人以為《吹水無邊》一書就是一眾無邊人的結集,不過據說是巧合而已。

一則文案提到肥榮「走在社會運動前線」,不過會中對社會行動著墨很少。我想到自己曾在友blog寫過一篇文章,談到自己曾經為彼岸的反貪腐行動為之目眩。不過遠在香港未能參與,只能藉著文字一抒己懷。講座中談到blogazine或「多人合寫的blog」,友blog就是這種。講座中講者也不停強調:「寫blog是為了抒壓」,讓我想到曾幾何時當我看到一些作者的blog或文章會讓我看得不怎麼開心,慨嘆為什麼我沒有他們的好文筆和視野。可是一些(如這個)卻讓我看得開心,如沐春風,完全沒有那種心理壓力。當然我可以選擇不看那些讓我有「壓力」的專欄和blog,不過似有「斬腳趾避沙蟲」之嫌。看也未嘗是一種挑戰,迫使我要進步。不過朋友們聽到「迫使」一詞,又再勸慰我「寫blog為了抒壓」。

延伸閱讀:
肥榮:一點關於所謂知識型博客的感想

Labels: ,


Comments:
是什麼人就寫什麼blog,我是畸形人,就自然寫畸形blog,完全沒有壓力。知識型博客是什麼東西?真有知識的人,即使寫「今日天氣好」也可以寫得上天入地;沒有思想的人,搬什麼國際視野哲學理論其實都是狗屁不通。做自己就是了,XX型XX,全部多X餘。
 
你這個「真」有知識可真可點!你就是「占了沙發」。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Really impressive post. I read it whole and going to share it with my social circules. I enjoyed your article and planning to rewrite it on my own blog.
over here
over here

 
Really nice and interesting post. I was looking for this kind of information and enjoyed reading this one. Keep posting. Thanks for sharing. micro nutrient for plant growth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