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1, 2008

 

香港所見--三十年前台灣媒體怎麼看香港?


近日在南葵涌公共圖書館找到一套四冊八十年代初期由中央日報刊行的《旅遊選集》(圖,取自這裡),好奇的是這麼古舊的書至今仍躺在香港的公共圖書館裡。中央日報是早年中國國民黨的機關報,也是我小時候在土瓜灣公共圖書館唯一能找到的台灣報紙。不過在2006年再不發行紙本的報章,只有網絡版了。

我在《旅遊選集》(顧名思義就是該報的旅遊副刊文章結集)的第三冊讀到一篇題為《香港所見》的文章,讓我驚訝的是作者薛心鎔先生對當時香港的效率和公共建設的讚歎,批評少,不像同期的中國內地報刊,謹節錄其中幾段:

臺北天天看香港報,印象裡總覺得香港亂得可怕,走到馬路上隨時都要提防打劫,夜半以少行街為妙。不過,到了香港,覺得還好,她仍是一個四方遊客雲集之區,並未緊張到這種程度。報紙喜歡以大字,大篇幅報導犯罪新聞,掩蓋了社會上其他方面的情況,對於讀者而言,也是一種報知的壟斷。

七年前(按:1972年)曾至香港,以今比昔,建築物更新不少。走進商店,店員會對顧客慨嘆:「港幣不值錢了!」這其實是一種生活上的慨嘆。以臺北的標準看,香港的物價不低...... (下略)

從九龍機場搭車至香港旅邸,經過海底隧道。這條隧道長兩公里,七年前即已通車。至今,這條隧道裡面依然整齊清潔,沒有垃圾雜物,沒有增補痕跡,最令人覺得爽快的是牆壁上光堂堂的,沒有東拉西扯的管線。--本來還想說沒有像臺北那些地下道一樣有漏水的地方,但忽然想起,這是在海底,豈容漏水,否則早完蛋了!--可見管理和保養做得不錯。但更應該說當初工程設計周詳,施工切實,方克臻此,沒有事後折騰。

香港人說:「香港政府賠錢的事不做。」這條海底隧道投資可觀,通車之後,據說第一年就把本錢賺回來了。港九現在正在做地下鐵,繁華馬路到處挖得爛糟糟的,雖為市民所不滿,可是為地下鐵所做的種種宣傳,卻吸引了香港市民的新奇興趣,未通車已先轟動(按:地下鐵路[現稱港鐵]從觀塘到石硤尾的觀塘線於1979年10月1日通車),預料又將是第一年就可把本錢賺回來。賠錢的事不做,是營商之道而非為政之道,但是,也要看得準、算得精,適應多數人的需要,迎合多數人的胃口,才賺得成功;姑且說,這也有一套「寓政於商」的道理罷。

Labels: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