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4, 2009
British History for Dummies

作者:Sean Lang
出版社:Wiley
出版日期:2006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942 LAN
ISBN:9780470035368
吸引我看這本書,是因為它的編排方式。除了傳統的編年史(chronology)以外,還包括了一些專題欄目:比方十個值得知道的英國人、十份重要的英國歷史文獻等。讓我驚喜的除了內容簡明扼要,書中說的史事還緊貼時代。連第一二次伊拉克戰爭、貝理雅、新工黨都有了。書中還解拆了不少迷思────就是廣泛流傳卻不真實的所謂史實:例如維多利亞時代的人不是傳說中會把鋼琴和桌子的腳蓋著,免得人們會聯想起女孩子的長腿(長腳蟹呀!)而生性幻想。帕特里克(Patrick, 387-461)不是愛爾蘭人,而是不列顛人。他沒有趕走愛爾蘭島上的蛇,那兒一開始根本沒有蛇。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花絮:在1957年加納獨立典禮中,嘉賓包括了馬丁路德金。所謂不列顛(Britain)原來不包括愛爾蘭,不列顛是羅馬時代取的名字,範圍包括了今天的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愛爾蘭該叫Hibernia,有隊球隊就叫喜百年(Hibernian)。所以英國的全名該叫「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不過日常沒多少人會這麼叫。


或許大家聽說過馬來亞緊急法令時期(Malayan Emergency, 1948-1960),為什麼不叫馬來亞「戰爭」(Malayan War)而是Malayan Emergency? 原來當時在馬來半島的英人經營的橡膠園保單不保障「戰爭毀損」(War damage),「緊急狀態」(emergencies)反而受保。在我印象中,馬來亞緊急法令就是要剿滅「馬共」。英國人把鄉民趕進了「新村」,不准他們自己燒菜做飯。人人要進公共食堂吃大鍋飯,發放賞格緝捕「馬共」份子。當然這本書沒有記載,還是從報章得知啦。
書中也引述了一些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s),比如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的名著《高盧戰記》第五卷(Gallic Wars Book V)中對不列顛的描述:
Most of the inland inhabitants do not sow corn, but live on milk and fresh, and clad with skins. All the Britons, indeed, dye themselves with woad, which occasions a bluish colour, and thereby have a more terrible appearance in fight. They wear their hair long, and have every part of their body shaved their head and upper lip.
可是,作者認為凱撒帶偏見(bias)。不列顛人早在新石器時代就種玉米,他們並非身披獸皮,在銅器時代就有衣服穿了。不是所有不列顛人都塗藍色染料(我想到中國古籍說的「越人斷髮文身」),只有蓄鬚是對的。
一個老問題:歷史是帝王將相的歷史。作者的意見挺中肯:你不可能把國王、皇后和女王抽掉--他們很重要。要是一本英國史書沒有了他們那是一本很古怪的書。可是避免「童話化」了他們,就是最強勢的領袖也得依靠好的大臣和顧客。工人階級也很重要,不過書中的確著墨很少。基督教史中也有不少平信徒,比方迫害時期的殉道者,不過都不重要了。
當我尋找作者Sean Lang的資料,發現他研究的課題是「'Hitlerisation' of the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in England」。什麼是「希特勒化」?再尋找一些資料,原來是指英國本土的高中歷史課程,過份側重有關都鐸王朝和希特勒的教學。香港和台灣的課程有沒有過份側重某個歷史時期或專題呢?或許這要大家思考了。有論者批評英國學生不知道誰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詹姆士一世)、納爾遜(在特拉法加海戰打敗拿破崙的軍隊)是誰,希望多教關於「大英帝國」。British History for Dummies不是沒有側重,不過希特勒的確是少一點。
寫作本文期間,媽媽突然問我有沒有facebook。我給她看了,總算讓她滿意。她喜歡照片和影片,較直觀(eye-cathcing)一看就懂(不過這是我最不擅長,沒那麼多時間和心思經營)。她總算再沒有問多少人看,回應率多少的問題了,或者終於讓她「看到」了照片,「證明」還是有人看吧。
延伸閱讀:
Sean Lang: Talking about history in British education
The Independent: Hitlerisation is damaging pupils historical knowledge
Labels: 如是我信, 愛書如命, 放眼世界, 歷史足跡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