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5, 2009

 

Fail in London, try Hong Kong?--讀川寧的故事有感

相信大家聽說過川寧紅茶(Twinings)吧,這是歷史悠久的英國老品牌。茶葉產自印度大吉嶺(Darjeeling),那是原英國殖民地。我近日在圖書館借到《被發明的傳統》一書,裡面就提到川寧家族其中一位成員Edward Twining的故事:

愛德華.川寧曾任坦噶尼喀(Tanganyika 坦干伊喀,今非洲坦桑尼亞)的總督。他在自傳中提到他的母親因家裡堅持而下嫁比自己身分低的人,他的教士父親並不被認為是紳士。愛德華.川寧曾進了軍校,但軍事生涯並不出色因而轉向殖民地服務,為了尋求令人信服的名譽。這在帝國周邊的紳士社會,以一如往昔的方式得到實現。他寫了一本關於英國加冕儀式的小冊子,精心編排了1937年在烏干達(Uganda)舉行的英皇喬治六世加冕慶典儀式而首度得到官方好意地注意,結果他是第一個封爵成為一代貴族中的一個。

我看了感到很悲哀,因為我曾聽說以往來香港的英國人就是在「祖家」撈得不怎麼好才來香港。有人說「Failed in London, try Hong Kong」(簡稱為FILTH,原意是骯髒、污物),原來這句話現在已改成了FIHKTS (Failed in Hong Kong, try Shanghai)。今天新聞就說六成受訪的本港大學生,考慮畢業後返回內地工作。這有助事業發展,而最理想的工作城市就是上海。曾幾何時我也這麼想(雖然並不正確,搞不好有些讀者還會被冒犯):能在香港念好書,會考高考成績好。能進本地大學,畢業後在本港的大機構工作,上品。在外國留學回來的,更勝一籌。品味高,看外國影集英語呱呱叫。在本地娶到老婆的好,遜的就只有在內地娶妻。我知道在台灣也差不多,有些男士只能娶原住民甚至越南的「外籍新娘」。難道得不到上面這些的,就只配是社會垃圾(filth),丟到香港、大陸、越南甚至坦桑尼亞

人就是人,並不是隨意調動的物件甚至棋子。或許人真的能力各異,地也有肥沃瘦瘠。像Edward Twining能「成功」的或許手段用盡,可是現在還多少人記得他?我在網上想找他的資料實在寥寥,遑論找到他的著作。我找到一個是聖盧西亞(St Lucia)總督府提供的資料,總之那個時候的殖民地官員就是四圍調的啦。原香港總督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就曾經當過新加坡總督,新加坡至今仍有一處叫金文泰的地方。

今午探外公,再探Stephen, Eric和阿城一家。給Leo送了一隻肉桂狗,他給我看他的《兒童靈修聖經》和恐龍書,書中的金句跟我用的和合本聖經也少許差別。吃了自家製的壽司,也喝了1998年的法國紅酒。

延伸閱讀:
Yahoo!新聞:六成大學生考慮畢業回內地工作
Yahoo!新聞:報道指津國總統在港有豪宅津巴布韋(Zimbabwe 辛巴威)總統穆加貝可謂惡名昭彰,早陣子他的夫人就曾在港襲擊一英國記者。
The Hong Kong that can say Dui

Labels: , , , , , , , , , ,


Comments:
目前很多工作,在大陸的發展確比香港好。甚至剛大學畢業的起薪都可以比香港高。這些人根本就never tried HK,因為他們覺得香港就是沉船,當然跳船啦。(至于英國?早在海床底啦。現在30歲以下的更不會那么‘懷戀’港英時代的了)

只是以前那樣想?那么現在呢?
 
現在中國內地發展騰飛,是不爭的事實。遊牧民族可以逐水草而居,有條件的人也可以乘時趨利。只是只能在本地工作或者什麼的就注定是社會垃圾?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