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02, 2009

 

《「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

書名:《「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
作者:黃英哲(Ying-che HUANG)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7/12/26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630 4445
ISBN:9789861733142
售價:NT$360/ HKS120

很長的書名!我媽媽會聽中午十二點商業電台的新聞,因為每天總有一個台灣新聞的環節(說起來,商業電台跟台灣還是有點淵源的!) 一天她告訴我聽說台灣要把「牛仔褲」一詞改念甚至改寫成牛「子」褲,我說:「有這樣的一回事嗎?是『語文規範』的問題吧。據我所知在台灣牛仔褲的確念成「子」(zǐ),可是內地和香港卻念zǎi;『灣仔』兩邊都是Wānzǎi」結果google一下,原來台灣的教育部要修訂「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出現了一些爭議,這些爭議有點兒像香港的「粵語正音正字」的問題。誠然,國語推行運動在台灣推行得很成功,當然這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可是該運動的來龍去脈又是怎麼樣呢?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重歸中國版圖。以往,日本殖民當局強力推行同化政策,要求台灣人民說日語、拜日本神、設神社。戰後國府為了鏟除日本在台的影響,建立了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派魏建功先生赴台推廣國語。設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以剛性手段禁止日本電影、焚燒日本書、禁唱日本歌、禁用日本唱片。使以往操日語的知識份子頓然成了文盲,並污衊台灣人被日本「奴化」,以往歷史留下來的東西都不值一哂。派魯迅的朋友許壽裳先生設台灣省編譯館,編纂教科書和宣傳小冊,俾民眾認識「國情」之餘,也試圖以魯迅的進步思想影響知識界。把以往日人的學術成果翻譯成中文,作為日文書的替代。

魏建功(1901年11月7日—1980年2月18日)這個人的生平實在很有意思。他曾是魯迅的門生,加入過中共。戰後他被派到台灣當上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他了解到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不能以教外國人的方式教導國語文。但又因台人接受了多年日本語文教育,又不能以教中國本土人的方式去做。他實事求是,主張復原台語,從方言比較學習國語。後來調回大陸,主編了《新華字典》,也成了漢字簡化方案主要制訂者。

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是何容,書中引述了一則他的文章說明「光復」初期的狀況,我喜歡括號中的按語:

「剛光復以後的幾個月中,在台灣的社會上,國語的學習和傳授,就狂熱的展開,並且以游擊姿態出現了。一般人都熱烈的學習國語,有的是由於純粹的『祖國熱』(純潔得可敬可愛)。有的是由於要『要為祖國服務』(理智得可欽可佩),當然也有的是由於『想做新官僚』(投機得可驚可懼)。連尚未遣返的日本人(小P按:還記得《海角七號》嗎?他們的話叫「引揚」。喔,我的友子……)都偷偷的在家中讀《華語急就篇》……國語書籍大量出版,中國人編的也有,日本人編的也有……用假名注音的也有。『有』總該比『沒有』……」

一般人談到陳儀,大概會想到他在1948年「二二八事件」中,他以台灣省行政長官的身份,對民眾展開血腥激烈的鎮壓,殺了許多台籍菁英。可是,他實際是一位「知日家」,娶了日籍妻子。後來因他1949年1月嘗試策動湯恩伯投共,於1950年在台北市馬場町給槍決。以下是他給許壽裳寫的信,闡明他計劃在台的文化建設:

「……台灣經過日本51年的統治,文化情況與各省兩樣。多數人民說的是日本話,看的是日本文,國語固然不懂,國文一樣不通……各省所出書籍報紙因為國文程度的關係,多不適用。台灣的書報在二、三年內,必須另外編印專適用於台灣人的。第一要編的是中小學文史教本(國定本、審定本全不適用)……此外弟常常感到中國現在好書太少了,一個大學生,或者中學教師要勤求知識,非讀外國書不可,不但費錢,而且不便。我常有『譯名著500部』的志願,我以為中國必須如以前的翻譯五、六百部過來,使研究任何一科的學生,有該科一、二十本名著可讀……」

我看了非常感動!原來早年處理台灣事務的官員其實還有點兒願景和文化根柢,只是後來一些政客急於把台灣「中國化」、「黨化」,無視那些會日語但不會中文的台籍菁英,斥之為「奴化」。當時也有人反擊,指日人好歹也帶來了工業化和現代化,就像英國人也給香港帶來了法治。當然這涉及了人們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以及當時一些人「大中國主義」的心態。這些曇花一現的改革最終大部份沒有實行,主事人後來也泰半飽受磨難。我欣賞當時一些人一些實事求是的態度,例如不可以一開始就用大陸人的方式教台人國語,不能一下子就照搬大陸的教科書和課程。就如書中引述的一段課文:「新生的台灣,要仔細的扶持……」有趣的是,那時還叫玉山為「新高山」,或許還沒來得及改吧。

早陣子明報經常介紹一首內地火爆的草泥馬之歌,可是歌詞非經解釋香港人根本就難以意會,部份是國語粗話諧音!最近又因某些原因購閱一份親北京報章,可是報上有不少如「雷倒」之類的內地用語。幸好我兩岸三地的用語都懂一點,不然是不知所云!一段時間內地新聞版常出現「俯臥撐」一詞,我得問朋友才知就是香港人說的「掌上壓」。香港人看不懂內地的報紙、不會內地用語就是不諳「國情」嗎?不知道「忽悠」、「雷人」和「俯臥撐」就是不懂中文嗎?多少人在批評香港回歸接近十二年了,「人心」還沒有「返還」。或許這些人該看看這段歷史再說吧!

延伸閱讀:
曾韋禎的部落格:台灣還要「再中國化」?
Zen 敦南新生活:台灣,再/ 去中國化的背後
這本書的第一章
聯合報(2009/3/17):教部年底修訂:一字多音 增「從俗」讀音
聯合報(2009/3/16):教授:語言有習慣性 但正確最重要
聯合報(2009/3/16):ㄧˇ ㄅㄚ?(按:yǐ bā)讀音改來改去 尾巴到底怎念?
本Blog:這些詞兒你們懂嗎?

Labels: , ,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