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1, 2006
Ein Buch, Ein Blog, Ein Patrik!
近日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會有柏林圍牆,結果我給他簡明扼要的說了戰後至1990年10月3日德國統一的濃縮版德國史--聯軍占領德國、1948年的柏林封鎖(Berlin blockade)、1961年東德當局為了阻止東部居民逃往西部興建柏林圍牆等。以往曾經以為柏林真的剛剛好在東西德的國界線中間,誰知柏林西部(當時稱為西柏林)實際是被當時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重重包圍著。不過,美加兩國的國界線上可真的有一些房屋剛好建在國界線中間的。客廳在美國,睡房卻在加拿大,或vice versa。
近日在圖書館找到一套很好的講德國1918-1945年歷史的書。一本給學生用的Essential Germany(1918-1945),第二本大概是給教師參考用的Weimar & Nazi Germany。這是一本圖片豐富精美的文獻匯編,還厚達四百多頁,正合我的要求(當然我沒有要求要那麼厚!)。我對希特勒的歷史也挺有興趣,這回的題目很明顯就是取自著名的納粹口號"Ein Volk, Ein Reich, Ein Führer"(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領袖),"buch"就是英文的book(不過我說的不只「一本」書,大概要請會德語的朋友為我訂正了)。書中就開宗明義的說明為什麼要認識1918-1945年間的德國史:
1) 讓你認識民主的真義
2) 讓你洞悉(insight)緣何民主(的政權)那麼容易給推翻(overthrown)
3) 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的結果是如此災難性(catastrophic)
書中有談到被稱為「法奸」的貝當元帥(Philippe Pétain)和挪威的吉斯林(Vidkun Quisling)。只是沒有詳述,或許要找相關的專書了,因為我很想知道關於維希(Vichy)政府的事兒。
中國人說「人到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在很多國家現在大概很少人姓希特勒了。近日在一本雜誌得悉原本在戰時有一位跟我同名的William Patrick Hitler,就是Adolf Hitler的姪兒。在戰時放棄德國國籍,並參與美軍。當然,後來他也改了姓。
我的朋友曾經想找關於演說的書,當然,我沒有給他介紹希特勒的演說集啦(有的嗎?我曾買過一本中文版《我的奮鬥》[Mein Kampf],只是後來送了給阿城。雖然,歷史記載希特勒是個演說高手)。我推介了一本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名人演說100篇》(中英對照),誰知回家一看,這本書是接近廿年前出版的。最近阿城的兒子陳亦朗出生,想起了一本叫500 Words to Grow On的書。想買,不過致電Page One卻說沒有存貨了。這本書我很幼小的時候有一本,是媽媽買的,現在當然丟了啦。幾年前在Page One還看到有,封面和內容還是當年的模樣,可惜當時沒有買下。在亞馬遜的網站查考該書的資料,我驚訝很多人激讚這本書,說是一本給幼稚園學生的良好的英文生字啟蒙讀物。插圖"Clear, concise and Unconfusing",或許有些今天看來老套過時,搞不好還沒有"computer"(別說blog了)等的詞語。本書還有英西對照的版本,不過缺點是沒有冠詞(articles,就是a, an, the之類的。英文還好,法文你一定要知道是la, le, les還是l')。想到我的"Ein Buch, Ein Blog, Ein Patrik"在中文其實只需說成「書籍、部落格和Patrick」就可以了,也無須想到是不是「一本」書籍。
500 Words to Grow On這本書原來早在1972年就出版了。一本書哪怕出版了20年、30年、4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只要仍然值得向朋友推介就真是一本好書。一次我在大角咀一家回收舖找到一本1965年朗文出版Eckersley著的A Comprehensive English Grammar for Foreign Students(圖),品相絕佳,封面還有香港培正中學的蓋印。文法解釋精確,例句有些還選自經典名著。以往要撰寫一些文稿,別說辭典搞不好有時連文法書也得出動。周一家裡停電,要重新調校收音機的頻道。AM頻道很難調,本地的電台追不到居然讓我收到一個法語頻道,我還聽懂「人權」(什麼droit什麼humane之類)和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等詞兒。
我在心武的blog(2009/10/3按:該連結已失效,但仍保留以保存歷史[for historical purpose]))聽到一首他填詞的叫「英雄」的歌,真讚!他那種風格的詞現在很少人會填的了,這首詞還是公開徵詞比賽的第一名。希特勒、貝當甚至薩達姆是英雄麼?有人說是「梟雄」,也有人說什麼都不是,君不見華文媒體管希特勒叫「希魔」。近日表妹去台灣,早陣子表弟和朋友也去,端的是「諸公袞袞登臺省」。白天穿著紅衣叱吒於凱達格蘭大道,夜裡回到「這輩子的心的宿所」,夠英雄也罷?無奈生活逼人,這一切也只能在歌中和夢中追尋了。看過一本飛天小女警(The Powerpuff Girls)的故事書,說到她們一天回到學校。那一天講一個「S」字(別忘了,她們還是幼稚園學生。書中還說「哪怕是超級英雄[Superheroes]也得學習英文字母」[按:搞不好還得學英語文法!])老師問什麼字是S字頭的呢?有人說Sugar、有人說Sweet,結果旁述說超級英雄(Superheroes)不就是S字頭的麼?
(2006/11/22補述:因為德文的ü排印很不便,所以很多時候拼成ue,"Führer"就成了Fuehrer。它的讀音近似中文的「於」音,漢語拼音也這麼拼。原則上英語是沒有「於」音,法語有,國際音標用y代表。我想到廣東話的「於」音在英文也是用ue代表的,是不是借了德語的表達方式呢?)
(2007/1/29補述:研發Eitel-Dyer粵語拼音系統的Eitel的確是德國人)
延伸閱讀:
本blog:Le Manuel d'histoire Franco-Allemand(法德兩國共同歷史教科書)
The Schools History Project
新春秋:別了,戰友;別了,凱達格蘭
近日在圖書館找到一套很好的講德國1918-1945年歷史的書。一本給學生用的Essential Germany(1918-1945),第二本大概是給教師參考用的Weimar & Nazi Germany。這是一本圖片豐富精美的文獻匯編,還厚達四百多頁,正合我的要求(當然我沒有要求要那麼厚!)。我對希特勒的歷史也挺有興趣,這回的題目很明顯就是取自著名的納粹口號"Ein Volk, Ein Reich, Ein Führer"(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領袖),"buch"就是英文的book(不過我說的不只「一本」書,大概要請會德語的朋友為我訂正了)。書中就開宗明義的說明為什麼要認識1918-1945年間的德國史:
1) 讓你認識民主的真義
2) 讓你洞悉(insight)緣何民主(的政權)那麼容易給推翻(overthrown)
3) 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的結果是如此災難性(catastrophic)
書中有談到被稱為「法奸」的貝當元帥(Philippe Pétain)和挪威的吉斯林(Vidkun Quisling)。只是沒有詳述,或許要找相關的專書了,因為我很想知道關於維希(Vichy)政府的事兒。
中國人說「人到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在很多國家現在大概很少人姓希特勒了。近日在一本雜誌得悉原本在戰時有一位跟我同名的William Patrick Hitler,就是Adolf Hitler的姪兒。在戰時放棄德國國籍,並參與美軍。當然,後來他也改了姓。
我的朋友曾經想找關於演說的書,當然,我沒有給他介紹希特勒的演說集啦(有的嗎?我曾買過一本中文版《我的奮鬥》[Mein Kampf],只是後來送了給阿城。雖然,歷史記載希特勒是個演說高手)。我推介了一本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名人演說100篇》(中英對照),誰知回家一看,這本書是接近廿年前出版的。最近阿城的兒子陳亦朗出生,想起了一本叫500 Words to Grow On的書。想買,不過致電Page One卻說沒有存貨了。這本書我很幼小的時候有一本,是媽媽買的,現在當然丟了啦。幾年前在Page One還看到有,封面和內容還是當年的模樣,可惜當時沒有買下。在亞馬遜的網站查考該書的資料,我驚訝很多人激讚這本書,說是一本給幼稚園學生的良好的英文生字啟蒙讀物。插圖"Clear, concise and Unconfusing",或許有些今天看來老套過時,搞不好還沒有"computer"(別說blog了)等的詞語。本書還有英西對照的版本,不過缺點是沒有冠詞(articles,就是a, an, the之類的。英文還好,法文你一定要知道是la, le, les還是l')。想到我的"Ein Buch, Ein Blog, Ein Patrik"在中文其實只需說成「書籍、部落格和Patrick」就可以了,也無須想到是不是「一本」書籍。
500 Words to Grow On這本書原來早在1972年就出版了。一本書哪怕出版了20年、30年、4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只要仍然值得向朋友推介就真是一本好書。一次我在大角咀一家回收舖找到一本1965年朗文出版Eckersley著的A Comprehensive English Grammar for Foreign Students(圖),品相絕佳,封面還有香港培正中學的蓋印。文法解釋精確,例句有些還選自經典名著。以往要撰寫一些文稿,別說辭典搞不好有時連文法書也得出動。周一家裡停電,要重新調校收音機的頻道。AM頻道很難調,本地的電台追不到居然讓我收到一個法語頻道,我還聽懂「人權」(什麼droit什麼humane之類)和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等詞兒。
我在心武的blog(2009/10/3按:該連結已失效,但仍保留以保存歷史[for historical purpose]))聽到一首他填詞的叫「英雄」的歌,真讚!他那種風格的詞現在很少人會填的了,這首詞還是公開徵詞比賽的第一名。希特勒、貝當甚至薩達姆是英雄麼?有人說是「梟雄」,也有人說什麼都不是,君不見華文媒體管希特勒叫「希魔」。近日表妹去台灣,早陣子表弟和朋友也去,端的是「諸公袞袞登臺省」。白天穿著紅衣叱吒於凱達格蘭大道,夜裡回到「這輩子的心的宿所」,夠英雄也罷?無奈生活逼人,這一切也只能在歌中和夢中追尋了。看過一本飛天小女警(The Powerpuff Girls)的故事書,說到她們一天回到學校。那一天講一個「S」字(別忘了,她們還是幼稚園學生。書中還說「哪怕是超級英雄[Superheroes]也得學習英文字母」[按:搞不好還得學英語文法!])老師問什麼字是S字頭的呢?有人說Sugar、有人說Sweet,結果旁述說超級英雄(Superheroes)不就是S字頭的麼?
(2006/11/22補述:因為德文的ü排印很不便,所以很多時候拼成ue,"Führer"就成了Fuehrer。它的讀音近似中文的「於」音,漢語拼音也這麼拼。原則上英語是沒有「於」音,法語有,國際音標用y代表。我想到廣東話的「於」音在英文也是用ue代表的,是不是借了德語的表達方式呢?)
(2007/1/29補述:研發Eitel-Dyer粵語拼音系統的Eitel的確是德國人)
延伸閱讀:
本blog:Le Manuel d'histoire Franco-Allemand(法德兩國共同歷史教科書)
The Schools History Project
新春秋:別了,戰友;別了,凱達格蘭
Labels: 兄弟同心, 愛書如命, 戀戀彼岸, 放眼世界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