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3, 2006
2006年大事回顧
今天來回顧會不會太早?不過今年我不採取「月事」(按月紀事,chronologically)的模式,因為本年發生的事件有些持續幾個月,甚至延續到今天。有些月份因心情和各種原因鮮有記事,我決定選取幾件本年發生的時事和個人事件作為本年度回顧:
1) 「巴士阿叔」熱(4月至6月):
這件事件對我已是後知後覺了,因為我居然是媽媽看到了報章得悉我才看的。社會潮流真的難以抵擋,不過這事件給我的收穫是我在一個blog寫的相關留言給刊登,讓我增添了對寫作的信心。
2) 倒扁風雲(9月-?):
彼岸的紅海,宏大的組織能力,組織者的點子和個人魅力。讓我和好友心醉甚至迷惑當兒,也慨嘆為什麼我們不能有他們的好點子。這事件也讓我寫了好幾篇相關詩文,嘗試其他的體裁。
3) 外公病況和伯公離世:(7月-)
讓家人憂心不已,讓本人萬般無奈。從今每周日,再不能睡大大的午覺,必須踏上難走也必須走的旅程。
4) 天星碼頭拆卸事件(11月-):
沒想到我也involve在本事件中,曾幾何時我慨嘆因為工作的繁忙、家人和雇主的期望與要求使我對時事冷漠,感到關心了又如何。現在熱情和美麗回來了!聞好友新曲,雖沒有寫不出如斯好作品的慨嘆,卻深感政府的「諮詢」(偽諮詢!)做得極差!
5) 樹仁正名(12月19日):見本文。
6) 國學講座與新春秋(4月-):
因為發現有朋友對中國文史也感興趣,難得有知音,於是立志在本年多讀相關文獻。結果幸運地在4月有機會參與學海書樓和香港公共圖書館合辦的國學講座,雖然導師編選的文章我未必全部了解和有所共鳴,但總算讓我有一個範圍和目標進深研習。新春秋這個blog的內容雖然不全跟中國文史相關,諸位寫手的文才我也實在甘拜下風,可是這個blog也可讓我切磋琢磨,認識新文友。目標雖還遠,但仍盼望能攜手並進。
7) 韓國新行政首都定名「世宗」(Sejong,相關新聞,12月21日):
想起了一位對韓國歷史粉感興趣的朋友,也為這個新名稱拍案叫絕。那是創造韓文(Hangeul)的那位君主的名字,簡單易記。還有它本來的名字叫燕岐-公州(Yeongi-Gongju),長不特已,也不知該念燕子的燕還是燕京的燕,現在不用為此煩惱了。說到世宗大王,讓我想起一則故事:當時的人其實是反對創造韓文的,誰知一次世宗大王捉著一隻雞對大臣說:「請你們用你們懂得的文字給我記錄這隻雞叫的聲音」,大臣們瞠目以對。當然英語的"Miaow"(貓叫聲)和"Vroom"(車行駛的聲音)也很棒,不過韓文兼具了漢字的形體美和拼音文字記音準確的優點,當然實際上很多音,比方th、v甚至f都沒有。
8) 陳亦朗出生(11月11日)、同事Catherine結婚(12月)、朋友Gary結婚(11月6日)、Gloria結婚(9月25日)、團契的Stephen和Debbie結婚(9月9日):
無須感觸,無須羨慕,順其自然就夠了。
延伸閱讀:本blog:2005年大事回顧
1) 「巴士阿叔」熱(4月至6月):
這件事件對我已是後知後覺了,因為我居然是媽媽看到了報章得悉我才看的。社會潮流真的難以抵擋,不過這事件給我的收穫是我在一個blog寫的相關留言給刊登,讓我增添了對寫作的信心。
2) 倒扁風雲(9月-?):
彼岸的紅海,宏大的組織能力,組織者的點子和個人魅力。讓我和好友心醉甚至迷惑當兒,也慨嘆為什麼我們不能有他們的好點子。這事件也讓我寫了好幾篇相關詩文,嘗試其他的體裁。
3) 外公病況和伯公離世:(7月-)
讓家人憂心不已,讓本人萬般無奈。從今每周日,再不能睡大大的午覺,必須踏上難走也必須走的旅程。
4) 天星碼頭拆卸事件(11月-):
沒想到我也involve在本事件中,曾幾何時我慨嘆因為工作的繁忙、家人和雇主的期望與要求使我對時事冷漠,感到關心了又如何。現在熱情和美麗回來了!聞好友新曲,雖沒有寫不出如斯好作品的慨嘆,卻深感政府的「諮詢」(偽諮詢!)做得極差!
5) 樹仁正名(12月19日):見本文。
6) 國學講座與新春秋(4月-):
因為發現有朋友對中國文史也感興趣,難得有知音,於是立志在本年多讀相關文獻。結果幸運地在4月有機會參與學海書樓和香港公共圖書館合辦的國學講座,雖然導師編選的文章我未必全部了解和有所共鳴,但總算讓我有一個範圍和目標進深研習。新春秋這個blog的內容雖然不全跟中國文史相關,諸位寫手的文才我也實在甘拜下風,可是這個blog也可讓我切磋琢磨,認識新文友。目標雖還遠,但仍盼望能攜手並進。
7) 韓國新行政首都定名「世宗」(Sejong,相關新聞,12月21日):
想起了一位對韓國歷史粉感興趣的朋友,也為這個新名稱拍案叫絕。那是創造韓文(Hangeul)的那位君主的名字,簡單易記。還有它本來的名字叫燕岐-公州(Yeongi-Gongju),長不特已,也不知該念燕子的燕還是燕京的燕,現在不用為此煩惱了。說到世宗大王,讓我想起一則故事:當時的人其實是反對創造韓文的,誰知一次世宗大王捉著一隻雞對大臣說:「請你們用你們懂得的文字給我記錄這隻雞叫的聲音」,大臣們瞠目以對。當然英語的"Miaow"(貓叫聲)和"Vroom"(車行駛的聲音)也很棒,不過韓文兼具了漢字的形體美和拼音文字記音準確的優點,當然實際上很多音,比方th、v甚至f都沒有。
8) 陳亦朗出生(11月11日)、同事Catherine結婚(12月)、朋友Gary結婚(11月6日)、Gloria結婚(9月25日)、團契的Stephen和Debbie結婚(9月9日):
無須感觸,無須羨慕,順其自然就夠了。
延伸閱讀:本blog:2005年大事回顧
Labels: 亦倫亦朗, 外公update, 大事回顧, 好友相聚, 放眼世界, 無邊吹水, 社會行動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