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8, 2007

 

From Blog to Blook講座(三)

肥榮提到Xanga和blog予人比較親密的感覺,你可曾寫信給專欄作家?在內地老徐的博客擁有2.1億的點擊率(hit rate),照片很好。可是結集出書了,在北京五天才賣幾十本。有人說名人效應太強了,內地的博客很喜歡「搶沙發」,就是說爭做第一個留言者。這麼說,敝blog的一張一張「沙發」就是虛位以待!

吳偉明博士認為寫blog是為了減壓,「自由至上」,要是寫blog要先我審查,出賣思想就很可悲。blog出書是blog的成熟象徵,可是出書不該是寫blog的目的,不然就是本末倒置。肥榮覺得學習成長很重要,「出左來行,預左要還」是他的口頭禪。梁文道說寫blog的成本很低,但要付代價。

有人談到本地明星出書寫blog的現象,不過這些blog的養分不高。也談到blog究竟是私人還是公共空間的問題,在埃及大學生在blog發表了反伊斯蘭反恐怖份子的言論,結果要坐監。香港也發生過博客揚言「炸迪迪尼」的事件。有人可以在blog大講「打尿震」,甚至在偽基百科關於FUCK這個詞條寫得如同化學手冊一般,講到中出更爆笑之極。

方潤提到以往他會寫網頁、上新聞組,但後來因素質越來越差所以寫blog。講座第一部份最後提到香港blog的方向:監察主流媒體,充當社會良心。在美國就有博客揭發共和黨某參議員是同性戀者,結果該參議員被迫下台。不過香港的blog多是「吹水型」,梁文道點了幾個本地佳blog:東南西北香港仔公園思存踼爆香港傳媒黃世澤,部份是無邊吹水會的成員。結果有人以為《吹水無邊》一書就是一眾無邊人的結集,不過據說是巧合而已。

一則文案提到肥榮「走在社會運動前線」,不過會中對社會行動著墨很少。我想到自己曾在友blog寫過一篇文章,談到自己曾經為彼岸的反貪腐行動為之目眩。不過遠在香港未能參與,只能藉著文字一抒己懷。講座中談到blogazine或「多人合寫的blog」,友blog就是這種。講座中講者也不停強調:「寫blog是為了抒壓」,讓我想到曾幾何時當我看到一些作者的blog或文章會讓我看得不怎麼開心,慨嘆為什麼我沒有他們的好文筆和視野。可是一些(如這個)卻讓我看得開心,如沐春風,完全沒有那種心理壓力。當然我可以選擇不看那些讓我有「壓力」的專欄和blog,不過似有「斬腳趾避沙蟲」之嫌。看也未嘗是一種挑戰,迫使我要進步。不過朋友們聽到「迫使」一詞,又再勸慰我「寫blog為了抒壓」。

延伸閱讀:
肥榮:一點關於所謂知識型博客的感想

Labels: ,


 

遇見

相信大家都知道,新加坡華裔歌手孫燕姿埃及工作時被導遊暴力恐嚇,我想起現正身處埃及Jocelyne。我對埃及認識不多,我知道古代的圖坦卡門王(King Tutankhamun)蘭塞(Ramses II,一譯拉美西斯)二世;近代的總統納賽爾(Gamal Abdel Nasser)和現任的穆巴拉克(Muhammad Hosni Said Mubarak),當然少不得去年的車禍。今天在巴士上聽到孫燕姿的名曲遇見,送給大家:



遇見 孫燕姿

曲︰林一峰 詞︰易家揚 編︰TERENCE TEO

聽見 冬天的離開
我在某年某月醒過來
我想 我等 我期待 (按:還要等多久哇?)
未來卻不能因此安排

*陰天 傍晚 車窗外
未來有一個人在等待
向左 向右 向前看 (按:向左走向右走,找不著自身的方向!)
愛要拐幾個彎才來

#我遇見誰 會有怎樣的對白
我等的人 他在多遠的未來
我聽見風 來自地鐵和人海
我排著隊 拿著愛的號碼牌

重唱 *,#

我往前飛 飛過一片時間海
我們也常在愛情裡受傷害
我看著路 夢的入口有點窄
我遇見你是最美麗的意外

終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解開

Labels:


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From Blog to Blook講座(二)

周日往尖沙咀商務印書館From Blog to Blook講座。第一部份探討「香港Blog文化的知識性」,梁文道提到以往blog一詞譯作「網上日誌」或「網誌」,就是說blog就是寫生活的瑣事。比方說:「今天天氣呵呵呵!今天的海很藍,海水不臭。」,或者學校裡的衰野(糗事)甚至「湊仔日記」之類。一般人似乎期待blog是寫輕鬆的東西,可是近年來美國大量研究生開blog。有一位俄羅斯數學家破解了一道數學難題,卻在blog發表,惹來了很大的震撼。Blog不像學術學術期刊要有很嚴格的格式,人們甚至可以在blog裡互相辯論。要是一位學者在面見教席時,在他的履歷表中說他開blog,搞不好教授會說:「你寫blog?不如多寫幾張paper!」Blog顛覆了傳統的知識生產流通機制,上一輩會不接受。那麼如何在blog處理知識性的東西?

吳偉明博士則說到blog的三大趨勢:一:普及化:全民寫blog,寫blog成了港人生活的一部份。二:全面化:主題性的blog崛起,各行各業都有相關知識的bloggers,養份豐富而充實。三:影響力與日俱增:當颱風派比安襲港時,一位「地下天文台台長」在網誌評論天文台台長發出三號風球之不當引起很大爭論。吳博士曾於他的blog介紹日本的有毒金屬,引來幾份報紙轉載。涂謹申議員立法會提出質詢,迫得廖秀冬局長回應。

吳也談到他寫blog的酸甜苦辣:酸是寫作過程的辛酸和不好受,甜是blog的瀏覽人數與日俱增,感受到討論的互動性和熱烈的討論氣氛;苦是招來內地憤青的攻擊,辣是樹大招風,帶來的吃力和麻煩事。

方潤沒有吳的壓力,或許他的blog不怎麼嚴肅吧。學生認識的事物不足,知識結構不一定general和structural。他不願被稱或自稱為「麻辣教師」,他認為寫blog要有哲理反思才好,不一定要有高深的知識。內地的blog搞不好一連很多個回應都是「Tui」(音,疑是dui(對),友blog寫作推,待考),缺乏有思考的回應。

(4/4/2007補述:終於找到「推」的用例)

輪到肥榮了,他說現在投稿的園地越來越少,門檻越來越高,blog成了文章發表的管道。他近日看了電影門徒,提到黑社會大佬須懂兩文四語,是「四語」、MBA營商知識,化學、經濟甚至政治的常識方能搞好海洛因的「生意」,連毒販也要「知識型」。對他來說blog是他父親去世期間的療傷之所,寫blog要對自己真誠,也要有所反省。

梁文道接著談到博客出書的問題,博客是不是一定要結集出書?有人認為是代表了一個blog的成熟和認同,吳偉明博士認為出書是對支持他的博客的朋友實質的紀念。肥榮想到他的朋友會不會一天出神學書,對不看blog的朋友,出書能讓知識傳得更廣更遠。結果會後我跟朋友說我很慚愧----某系列的書我擺在床頭很顯眼的地方,書主愛護有加。四圍向朋友推介之餘,還曾說過不要在這些書旁擺政治書,我不要她棲身於一大堆政客之間。肥榮的書我猶疑再三才買,有些朋友的書或簽名書都不知擺到哪兒去了,其實還知道。

延伸閱讀:
吳偉明博士:「從Blog到Blook」座談會及新書簽名會相片分享
Sam:講座書介
方潤:所謂知識型博客

Labels: ,


 

228紀念郵票



明天是「228和平紀念日」,新紀念郵票來囉!

以前是「郵政歡喜111週年慶,歡度郵政節」,現在成了「慶祝第六十屆郵政紀念日」。不過廣告上的讀卡機仍然印著「中華郵政」,相信會改的,不過搞不好幾年後又換回來。

讀到新加坡的聯合早報的相關報導,談到「郵政工會則擔心,印製『臺灣TAIWAN』的郵票,未來可能不被國際認可,尤其與大陸的書信往來會不會出問題,後續發展待觀察。」。要是你看過內地出版的集郵刊物,49年以後發行「中華民國郵票」的前四個字總是給刪掉,未知以後又怎麼處理呢?說這又不是,那又不是,真左右為難!

相關報導:
台視:首枚台灣郵票 紀念228
228紀念郵票 標出「台灣」
東森新聞:正名第一套! 228紀念郵票上市

延伸閱讀:
羅大佑:野百合也有春天:就算你留戀開放在水中嬌艷的水仙,別忘了寂寞的山谷的角落裡,野百合也有春天。

Labels:


Sunday, February 25, 2007

 

初七紀事/ From Blog to Blook講座(一)

昨午團契續講釋經學,談到經文中的單數與複數(Singular and Plural),結果牧師要搬出編號中希對照的聖經和辭典來決疑。有弟兄上了某收費電視關於財政預算案的訪問節目,惜家中沒有安裝收費電視未能看到。

今午往尖沙咀商務印書館From Blog to Blook講座,中場休息時間拿著方潤先生的新作《吹水無邊》簽名。誰知對方拿出他的印鑑,還有有印泥的印台蓋章我笑說緣何沒有「掌璽大臣」,同場的吳偉明博士也帶了他的璽印(實際是刻有「知日常樂」的原子印)。我的Kerokerokeroppi原子印用了很多年了,還是向一位當時在一家專造原子印的公司工作的姊妹訂製的。

會中關於日本流行文化的部份何故談到了日本的blog篇幅很長,很少圖片,回應也長而深入。我向吳偉明博士談到日本的中學國語(日本語)教科書就是以長的文章見長,嚴肅的大報也是很少圖片,評論長而深入。吳認為是他們較重版權,少post圖片。我也向他說在他的著作知日部屋中「初」(元旦到神社參拜)給植錯成初 ,他說錯別字更多。會中提到不少日本動畫漫畫,但對我和好友而言都不熟悉。我談到電影Nana和它的主題曲Endless Story,搞不好「日本動漫」這題目該請Jocelyne主講好了。

點唱時間:
鄭秀文:醫生與我:給肥榮,雖歌詞不全適合,故不刊出歌詞。
你是我一輩子的愛:無須刻意、不用太多表面的笑容。只要彼此的心能夠彼此相繫,就算只能是朋友也能永不分離。

延伸閱讀:
本blog:07新期待:終於期待到了!

Labels: ,


Saturday, February 24, 2007

 

友blog讀到:「舞蹈在最初是『巫』(巫師等)的表達工具,而『巫』在當時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排解各種疑難雜症(身心靈)治療,集藝術家、醫生、哲學家等角色於一身。」,我想起預科時上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念的「巫史分流」。我是個歷史愛好者,甚至當過睿智社(校內哲學學會)的幹事,我從不覺得歷史學家是從「巫」演變過來感到驚訝。相信沒有多少人喜歡女巫,「巫」這個字起初也專指「女性的巫」(男的叫覡[粵音轄,國音xí])。有人說「王」字是一個能貫通天、地、人(以三橫代表)的人的意思,看清楚這個巫字,大概就是兩個人,專責貫通天和地的意思吧。

聖經裡的先知(prophet)就是 神的代言人,所以有人建議該譯作「申言者」(申述上帝言語的人),以免誤解成「未卜先知」的意思。巫這個字在教育部國語辭典的釋義也是「神鬼的代言人,或是代人祈禱,求鬼神賜福、解決問題、以歌舞娛神的人」。在友blog讀到有人稱讚那位朋友是「活著的佛陀」,我和他都不是佛教徒,但我知道在台灣的慈濟醫院有一幅佛陀問病圖。耶穌走遍各城各鄉,除了傳道還醫病,當然也少不了排解各種身心靈疑難雜症。

耶穌和佛陀當然不是「巫師」,你和我有什麼疑難大概也不會想到要找巫婆。我想到近日我要尋求職業輔導,認識的朋友中有醫師、有「舞蹈及動作治療師」甚至「藝術工作者」。「巫」原來就在你我身邊,我多希望大家看了這篇文字,能洗脫「巫師」、「女巫」在一般人心中的不良形象。當然「女巫」也有好的,早年在維多利亞港負責清理垃圾的船隻就稱為「海上女巫」(Water Witch)。就是我也很難想像「滿街都是巫師」(當然滿城的人盡看哈利波特不奇怪)的景象,但當大家有什麼疑難不歡之時,別忘了盡速尋找協助。

Labels: ,


Thursday, February 22, 2007

 

土荃線上

所謂土荃線,就是從土瓜灣到荃灣紅色小巴線。自從外公被送往護理院,逢周日就必須坐小巴往荃灣探視。紅色小巴不像綠色小巴有固定的路線、車站甚至收費,雖然土荃線(或荃土線)可以說已具備這些條件,可是據說官方是不承認這些定線的。相對於綠色小巴紅色小巴的經營方式就很富有機動性。比方荃土線因為從荃灣川龍街起就直上高速公路到九龍,新界地區是沒有停站的,所以就可以像綠色小巴客滿開車。可是土荃線雖以北帝街為起點站,但通常只載一二乘客,在土瓜灣至紅磡之間才慢慢載滿客往荃灣。我通常在土瓜灣道原蜆殼油站上車,司機通常會用無線電對講機向別的小巴通報「十一吉!」(還有11個空位)之類,以便滿座時別車可速來接客。所以一段時間我戲稱紅色小巴為「幾吉」(多少個空位),有一段時間我也很討厭小巴司機不斷用對講機通報,可是這是他們的經營方式。

車行自北帝古廟斜對面的海皇粥店,司機稱為「粥舖」,站牌寫的是「粥檔」。這可是司機們兵家必爭之地,因為要是在這站載不夠足夠的乘客以後就很麻煩了,所以我把這個站稱為「關鍵站」。經過紅磡公共圖書館,到了一處司機稱為「眼鏡」的地方,因為以前有一間眼鏡88。要是滿了客有時不停甚至不經,可是有時司機就是滿座也會駛往眼鏡「探客」,就是看看那兒有沒有有意乘車的乘客,然後通報別的小巴「多少個老板(乘客通稱)、一pair的、一對情侶、幾個美少女」之類上前接客。

過了蕪湖街和漆咸道北(Chatham Road North)就是高速公路,可是到了葵興有些乘客會上車要求「轉車」(就是要去九龍,只是他們要先到荃灣才能再到九龍),可是搞不好他們實際是要去荃灣,只是佯稱「轉車」往九龍而不付車費。我一般在千色百貨下車再轉往荃威花園的邨車,回家再坐荃土線。

近日明報有讀者投稿說小巴司機會保留許多舊地名,比方說千色百貨原稱千色店,但司機、乘客和站牌仍保留千色店的舊稱。在銅鑼灣的大丸百貨(Daimaru)早沒有了,但「大丸站」的名字仍保留。土瓜灣的珠江戲院和歡喜月酒樓(現漢寶酒樓)也沒有了接近20年,但你喊這些舊名稱司機仍能載你到正確目的地。雖然有時覺得小巴司機(尤其紅巴的)常常為收入超速駕駛,險象環生。文化水平不高,滿口粗言穢語。但他們不僅為乘客帶來方便,更間接為社區保留了很多珍貴史料。見證了地方的發展,以及運輸史的演變。

延伸閱讀:
土荃(荃土)線的詳細資料:建議上客點補充:(土荃線)蕪湖街美孚油站(又稱尾站);建議落客點補充:(荃土線)觀音廟(即該網站稱的差館里/家維邨)、馬會、落山道(漢寶酒樓)、上鄉道(我通常在此站下車回家)、煤氣公司
Nelson:香港地名錯亂近百年:昨午乘小巴經過油麻地警署,看到一塊看板寫著「油地警署」已正名為「油地警署」。本欲寫一篇專文探討,但發現此文作罷。
GCF:陳榆:小巴司機

司機術語和舊地名舉隅:
開了幾檯麻將(警方設了檢查站或路障)、影沙龍(超速駕車拍照)、占飛平安(現油麻地彌敦道平安大廈,原占飛百貨和平安戲院)、星港酒店(現灣仔維景酒店)、華強(現鰂魚涌海景樓)、三多樓(現土瓜灣香港工會聯合會)、九記(食肆名,現尖沙咀漆咸道南霸王山莊,感謝家母提供)

Labels:


Wednesday, February 21, 2007

 

丁亥新春行腳

昨午Stephen(梁國基先生)來我家,後一起先往阿城家拜年。在那兒看了一套迪士尼的英語教學(含阿拉丁、獅子王等)光碟,我不知道是不是就是那套昂貴得可以的「迪士尼美語世界」。吃了他家home-made的蘿蔔丸(就是搓成丸狀的蘿蔔糕)和馬蹄糕),城的弟弟阿偉在放MP3,播到光良的名曲童話的副歌我也給Leo跟著唱:「我願變成童話裡你愛的那個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阿城也說我很熟悉喔,不過搞不好這首歌就只有Leo爸爸和「瑜珈和跳舞達人」才聽得懂了(那次Stephen和達人有機會見面我得給他們傳譯,甚至得給他解釋Leo說的Qīn'ài de bǎobèi[親愛的寶貝])。後來我和阿城、Stephen、Leo、亦朗、少柔、阿城的媽媽一行七人往九龍城。

今午到上環,然後到荃灣探外公。1945教會有祈禱及查經會,講約伯記17:1-10。會前往商務印書館,看到吹水無邊這本書肥榮寫的序,讓我很激動!好期待周日的講座,那時買有85折,不用著急。

明午公司開年飯。放假期間閱讀有關marketing和business letter的書,盼望能寫出粉屌(香港的朋友不用驚訝,廣管局不要給我刪這個字。此字國音diǎo,約等於英文之cool也)之marketing & sponsoring letters,成為marketing之達人。

Labels: , , ,


Tuesday, February 20, 2007

 

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Monica!

一直很想知道「哥哥」的名曲Monica中的Monica是什麼人,今早聽了商業電台的節目才知道是這首歌的填詞人黎彼得的女友,歌詞說的也是真人真事。不過我倒知道歷史上的一位Monica的故事,她就是奧古斯丁的母親,為了兒子她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為奧古斯丁祈禱。奧古斯丁早年放蕩不羈,17歲就跟一位鄉下女子同居。後來浪子回頭,最終成了一位偉大的聖徒。據說他讀了羅馬書十三章中的「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悔改的,而Monica也成了母親的守護聖人(patron saint),象徵著忍耐(patience)和母愛。

讀了這個網站才知道本周(2月18日至24日)是國際友誼周(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Week),多年前曾收過一個關於國際友誼周的電郵,只是當時正值印尼事件,跟我談什麼國際友誼簡直是一大諷刺!今年的國際友誼周剛巧碰著農曆新年假期,雖然傳統上農曆新年比較注重親情多於友情,我仍然希望把這首歌送給每一位我認識的朋友。當然Monica可以改成不同的名字,前文提過我沒習慣被稱和自稱「叔叔」(或許骨子裡是不願認老),或許我要多聽「哥哥」的歌以緬懷我的「哥哥時代」。



MONICA - 張國榮
曲︰NOBODY 詞︰黎彼得 編︰黎小田

*妳以往愛我愛我不顧一切
將一生青春犧牲給我光輝
好多謝一天妳改變了我
無言來奉獻 柔情常令我個心有愧

#THANKS THANKS THANKS MONICA
誰能代替你地位

+妳以往教我教我戀愛真諦
只可惜初生之虎將妳睇低
好多謝分手妳啟發了我 祈求原諒我
餘情隨夢去妳不要計

重唱 #

%呵 想當初太自衛
呵 將真心當是偽
呵 當光陰已漸逝
方知它珍貴 妳已有依歸
負了妳錯愛 此美夢永遠藏於心底

重唱 *,#,+,#,%,#,#,#

Labels:


 

李賀和賈島的故事

近日農曆新年,各圖書館的國學講座都休會,土瓜灣公共圖書館的也要等到3月3日才復會。一直很想寫一篇國學講座回顧,可是因各種原因想不出怎麼寫所以怎麼擱了很久。近日讀了油麻地公共圖書館的講座導師張文燦先生的著作,想起他在講座所講的內容,讓我感慨系之。

張師談到寫作靈感的問題,固然有像「李白斗酒詩百篇」者,但更多的寫作人為了寫作靈感備嘗艱辛,他舉了兩個例子:

唐代的李商隱曾寫了一篇李賀小傳,談到詩人李賀常常帶著女僕出遊,騎著驢子,背著一隻破舊的袋子。一遇有靈感,就立即寫下來丟入袋中。到晚上回到家時,已經是滿滿的一袋子紙片了。李賀的母親看到這種情形,就說:「我的兒子大概是要將心嘔出後才會停止吧!」----這就是「嘔心瀝血」的由來。當李賀將死時,一天早上忽然見到一個穿衣的人,拿著一塊版對李賀說:「天帝建了一座白玉樓,希望你能為這座樓作記。這份來自天上的差事一點兒都不苦,還很快樂。」結果李賀獨個兒哭泣,周邊的人都見到了,而李賀不久也氣絕歸天。

我不知道為什麼李商隱要編造這個故事,是不是要表達「有志者事竟成」,努力最終得到回報的思想。唐代詩人賈島就沒那麼幸運了,他有「苦吟詩人」之稱。他曾屢試不第,為了苦思佳句,連公卿貴人在身邊走過也不知道。他曾經花了三年才寫到兩句好詩,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結果寫了下面這首詩:「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沒有知音,或者有知音卻不會欣賞固然是苦事。可是嘔心瀝血作了好的文章,卻把性命也賠上了也不見得是好事。讀了張師的書,為他作序的何乃文教授形容他「學質而才高,言辯而辭勇」,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未能在大學獲得教席。只好在學海書樓教文學,以「吐胸中之怫鬱」。何教授慨嘆他不逢伯樂,「正學」不行。我不知道張師是不是有所感懷,所以說了李賈二人的故事。只是張師的講座逢周五1800-1930舉行,因工作關係日後或不能參與了。

Labels:


Monday, February 19, 2007

 

到那日,公義冠冕定為你存留

以下文章原載於這份刊物,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外公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六叔公。雖不常見面,因為相同的信仰讓我們有著共同的話題(2009/7/10按:甚至喜歡同一個電台節目!)。本文略有修改以切合現況(2009/7/10按:2007年2月時的情況):

歐陽學詒──永不言休,奉獻給主

歐陽學詒先生今年76歲了,教會的弟兄姊妹都稱他為歐陽叔叔。他思想敏捷,行動靈活,反應爽快灑脫。接過他的卡片一看,才發覺他身負的工作崗位可不少:王肇枝中學家長教師會榮譽顧問、王肇枝中學董事會會董、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員、普通話教師學會會員、普通話專業導師。

他退休前在香港中文大學當會計和總務工作(按:我幼小時每年要去一次中大參與他們的聚會),那時,他已參與教會的財務服侍。他1992年退休後,看到身邊退休的朋友和同事賦閒無所事事,他不甘心這樣渾渾噩噩渡過餘生,覺得應該將人生奉獻給主,貢獻社會。所以他積極參與教會事奉,將才華和知識全然獻給主;又在老人中心服務,教授普通話和書法,為教會的4間幼稚園打理財務,教授兒童及老師普通話。他的普通話是在1948年因工作的需要而學來的(按:當他告訴我「1948年」,我很驚訝,我說那時候還沒有漢語拼音方案喔),想不到被 神使用來服侍人,為了回應神的託負,他還報讀了香港浸會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合辦的第一屆普通話教師證書課程,使自己更合 神使用。他將服侍所獲得的導師費,以父親的名字成立了「歐陽瑞勛基金」,獎勵學生努力讀書。起初他把基金存放在銀行,後來,買了中華電力的股票一萬股,2005年時巿值有45萬港元。

歐陽叔叔與妻子結婚43年,夫妻恩愛度日。可惜妻子於5年前患上肺癌,歐陽叔叔悉心陪伴妻子,為她安排活動,調劑她枯燥的生活,好讓她不致整天呆在家中。他教妻子讀普通話和朗誦民歌,例如「草原姑娘」;教她書法(按:他工書法,我的房間就貼著他親書的主禱文),又和她玩「一籮麥,二籮麥」的拍手掌遊戲,類似今天兒童愛玩的「何家公雞何家猜」,想不到二人年齡加起來百多歲,仍童心未泯,這樣體貼的丈夫,實在難求。

2005年1月,歐陽叔叔特別搬進香港房屋協會長者安居樂彩頤居,交了50萬港元的永久租金,目的是希望患病的妻子在設施較好的地方生活。這個屋苑設施齊備,環境優美,內有圖書館、泳池和各種康樂設施。可惜,入住不到一個月,妻子安息主懷。歐陽叔叔傷心不已,幸而女兒(按:去年才受浸)每晚陪他吃飯。祈禱和對主的信念是歐陽叔叔的最大慰藉和力量來源。他明白今天地上的短暫分離,將來在天家永遠的相聚,主的應許醫治他傷痛的心,使他重新振作起來(按:我也盼望如此),投入服務社會。

這下子,他可真忙碌呢!(以下指2005年)8月應美國牧者邀請,教授兩個普通話班,10月又在自己居住的屋村教三個普通話班,兩班是給屋村管業處的高級行政人員,一班是給居民。此外,還有教會的服侍,教授書法和普通話。歐陽叔叔寫得一手好字,每週為教會及4間教會的基址寫講題,以前還包辦教會裏裏外外的橫額。現在,在特別的聚會,例如8月的會慶和9月大埔基督教教牧同工會的第19屆培靈會,才由他寫橫額的。

感謝主,神賜福給他,讓他有健康的身體,可以服侍祂。

延伸閱讀(2009/7/10增補):
永不言休
大埔浸信會會刊:努力耕耘.必有收穫
香港衛生署長者健康專訊2009:第二十八期:歐陽學詒:朝露夕陽、錦繡人生

Labels: ,


 

Selamat baru tahun Cina!

昨日往荃灣拜年,外公首次離開護理院回家。舅父大概inspired by下面的一套宣傳短片,拿了一本舊相簿讓大家看看六七十年代時的他。



那時他第一次到澳門,那個賈梅士公園我也到過。印象最深刻的,要算是那個傳說葡萄牙詩人賈梅士(Luís vaz de Camões)曾在那兒寫詩的石洞。相信大家常常在關於澳門的新聞聽到「司警」(司法警察,專責查案,維持治安的是治安警察)一詞,看到一個帽上寫著"PM"的又是那種警察?他說是military police,站得很筆直動也不動,有點兒像台北忠烈祠的憲兵吧。才想到澳門自1974年「425革命」後就再沒有葡軍了,葡京酒店那時還是新建。

今午到Stephen(梁國基先生)家拜年,先到名樓與梁家和陳帆城一家飲茶。陳亦朗3個月了,高59cm,重11磅。陳亦倫(Leo/ Lunlun)本年9月亦入學了,重32磅,他是我前老板的女兒的學弟呢。Leo會的英文字不少,當Stephen跟Lunlun在窗外看著,Stephen說窗外有樹(tree)、有車(car),我說還有人,那人是什麼呀?Leo居然大聲說"I don't know!",我才告訴他是people。

回到Stephen的家,亦朗要吃奶我們吃了。我們就吃北海道產的"Koso"牌玉米Caramel糖,我們終於見識到Leo的yoga了!原來一次阿城帶他到那些學瑜珈和跳舞的地方,他也跟著別人學。喔,我又想起我認識的「瑜珈和跳舞達人」。不過Leo你得學好英語(雖然其中一位是本地人),當然Patrick叔叔(我還沒習慣這個稱號,偶爾還說錯)可以為你翻譯。

不過,Leo說的有時就非得由媽媽翻譯不可了,他念起靜夜思送兄

別路雲初起,離亭葉正飛。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

我說起這首詩的故事:武則天的時候,一位七歲的小女孩她哥哥要離開故鄉遠行了。武則天得知這事,就請這位小女孩作一首詩,所以題目就叫《送兄》。不過她就只有這一首作品,生平事跡都不詳。連名字也沒有留下,她在詩集裡就只好叫「七歲女子」。

今早在香港電台的節目聽到"Selamat baru tahun Cina!",都忘了。因為除了在農曆新年到馬來西亞旅行會看到這句話,你平日根本就不會用,那就是馬來語的"Happy Chinese New Year"(Baru=new; tahun=year)。又是的,上周一的該節目居然在講舞蹈治療(Dance and Movement Therapy [DMT],就是一位「達人」搞的東西),大意是一個人的肢體動作不僅能看出你想什麼,搞不好還能說出你的歷史!再說一次:

Selamat baru tahun Cina!

延伸閱讀:
本blog:農曆新年紀事(三): Leo & Linus

Labels: , ,


Sunday, February 18, 2007

 

上帝不會放假--農曆新年紀事

今年的年初一在星期日,跟去年一樣能以敬拜 神為一年之始。家人奇怪年初一教會還開放的嗎?我說:上帝不會人在放假衪也跟著放假喔!是啊,詩篇121篇還說 神不會睡覺甚至瞌眼訓(粵語,原文為打盹)。要是 神在眾人熱切祈求時掛上了"closed"或"Don't disturb"的牌子,我想就是那些「偶像」也不會如此做,如此絕情!喔,我想起了耶穌曾在安息日治病和讓門徒拾麥穗。

周四公司團年飯,抽獎抽得一盆水仙花。昨晚於荃灣團年,後往維園年宵市場。今年不少吹氣豬、狀似卡樂B薯片的吹氣「快樂D」薯片、吹氣cutter、Keroro、劍、刀與盾甚至砧板(切豬肉用)。本來想光顧這個攤位,但因時間和人潮關係沒有經過。我也有舊同事在長沙灣擺放年宵攤位,也只能遙距支持。經過自由黨的攤位,請了議員劉健儀寫一福字揮春。又到了公民黨的攤位,買了一本《從陳方安生到梁家傑》,還請了吳靄儀湯家驊余若薇黃毓民簽名。社會民主連線有曾健成(阿牛,東區區議員)畫畫像,支聯會則有程翔夫人劉敏儀賣書和何秀蘭織圍巾。,少不了司徒華(華叔)寫揮春啦,我很impress他多年來那份毅力。

昨晚新聞透視講特別費案。今日明報沈旭暉談到津巴布韋(Zimbabwe,台譯辛巴威)的總統穆加貝(Robert Mugabe)加納(Ghana)的國父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粉感興趣。

活動推介:
下周日1400-1530,尖沙咀星光行
商務印書館:香港Blog文化的知識性:

主持人:
梁文道 講者:吳偉明方潤肥榮(按:感謝肥榮的回應,但願如此)

謹願新一年主恩滿溢,事事順心;聽了講座以後,能像其中一位講者所言,能踐信於行。本blog不再看到"0 comment"、"0 comment"、"0 comment",CD-ROM不再CD-ROM。

延伸閱讀:
明報:豬籠入水過肥年
本blog:農曆新年紀事(一)
Flora:年味

Labels: ,


Friday, February 16, 2007

 

錢櫃前的斷想

讀了兩篇朋友的大作,有感而發遂作:

別了,特別費案的紛擾,
 別了,那紅色花雨的激情。
台北東區的蒼穹下,
 我瞥見畢業生們的歡聲笑語。
浪蕩多時的妳,還是那麼嬌美,
 就像Lala,永遠給她的Kiki帶來驚喜。

只是在這麼的動人時刻,
 妳不要999朵玫瑰,不要如雨的紅色鮮花,
可會不太浪漫?
 又是的,那個地方就叫什麼「東區錢櫃」,
錢櫃不裝錢,又拿來載何物哇?

16-2-2006早上構思於尖沙咀
16-2-2006 2105完稿於土瓜灣

相關文章:
Jocelyne: Valentine Kiss
Sally: 在校生畢業尾牙

Labels: ,


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這也算是詩?

周三午飯時間經過Bookazine書店,找到一本叫The State of Poetry的書。




那是一位叫Roger McGough的詩人的詩集。當我打開目錄,看到一首題目叫Conservative Government Unemployment Figures的詩很感興趣,我期待那是一首怎麼的政治詩。誰知一看:

Conservative Government Unemployment Figures

Conservative Government.
Unemployment?
Figures.

我的天哪,這也算是詩?只有四個字13個音節(中文是九個字,日本的俳句[haiku]起碼也要有17個音節),再看一首:

New Poem

So far so good.

只有四個字四個音節,如此「新詩」!

我不知道上面的詩的寫作背景,我只能這麼說:對保守黨(甚麼黨都是!)政府而言,失業(或失業率)喔,對他們來說不過是數字!誰關心失業的人?對政府、對雇主、對勞工處而言,不過是數字而已!

據資料介紹,詩人寫不少童詩,甚至逗趣的詩(comic poems),於是書中出現了不少搞不好你我也會寫的怪詩。再欣賞幾首:

Depressed?

When you're
depressed
deep rest
is best

還有點意思!

3 Ways to stop Alligators from Biting your Bottom When you are on the toilet

1) Do not go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2) If you must go, use only toilets in the first class sections of aeroplanes

3) Using face paints, make your bottom so scary it will frighten then way.

似使用者手冊(Users' Manual)多點兒。

Not a Pretty Sight

ANORANGUTANGGANGBANG

那麼像毛利語(Maori,新西蘭的原住民語)?

詩人的詩喜歡用雙關語(pun),中文簡直無法翻譯,遑論到位。

Palmistry(掌相學)

Palmists in Polynesia (玻里尼西亞,位於南太平洋)
Read palm trees (棕櫚樹)
Because it's easier.

看樹的年輪當然比看掌紋容易啦!

italic (斜體字)

ONCE I LIVED IN CAPITALS (首都,也解作大楷)
MY LIFE INTENSIVELY PHALLIC (這個字請大家自行查考)

but now i'm sadly lowercase
with the occasional italic

我想起電影「胭脂扣」中十二少(張國榮)說的:

舊時痾尿痾過界,今日痾尿滴濕鞋!

Granny

Granny plays whist (一種類似橋牌的紙牌遊戲)
better than pwhist (噓!肅靜!)

我起初猜pwhist是擬聲詞,我本來想譯成:

阿婆去打牌
好過大聲嗌

誰知查了Yahoo!字典,意思完全相反了,翻譯之難可見一斑!對呀,近日才留意當你google一些資料,會發現旁邊會有「翻譯此頁」的字樣。可是要是你一click的話,那些東西簡直不忍卒看!比方我google詩人的資料,他的詩集Everyday Eclipses就給譯成「天天月蝕」!充其量大概是「每天之(侵)蝕」吧。

書中最後也篇幅最長的作品叫The Proverbial,大概是模仿聖經的箴言體吧。最後一句是"The Book stops here",拍案叫絕!如果大家有留意封面,地圖上的地名全都是詩人的名字。

書籍資料:
書名:The State of Poetry
作者:Roger McGough
ISBN:0141022523
出版社:企鵝圖書(Penguin)
出版年份:2005
頁數:54
售價:1.5英鎊,原價HK$24,Bookazine只售HK$10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有關Roger McGough的介紹
明報:Bookazine書業界傳奇

Labels: ,


 

走過千山萬水,在我心中妳永遠最美

近日一份周刊刊登了黃宗澤的前女友甄詠珊整容的圖片,據報導甄因為黃從來沒有說她「靚」所以要整容。可是有些人認為她整了容卻沒有「變靚」,而那些圖片也實在disgusting之極。

因為沒有被讚賞為「靚女」所以要整容,那我認識的一些朋友就比甄詠珊幸福得多了。因為她們不僅曾被讚賞為「靚」「很美」,更有quote了名曲愛如潮水的,說她「走過千山萬水,在我心裏妳永遠是那麼美」(該連結)。

今天無名小站維修,粉不便,上面一些連結要修復好後方能補上了。(2月16日補述:無名已於昨日[2月15日]恢復運作,連結已補回)

Happy Valentine's Day!

延伸閱讀:
黃宗澤舊愛秘密入院升Cup 開刀拆彈心慌喪哭
女為己悅者容 吳文忻
肥榮:情人節血濺吉蒂貓地鐵:沒有「很美」、「絕美」甚至「最美」的「靚女」情人不用傷心,在麥記換不到Hello Kitty也無須失望。(今天得了一隻My Melody,未知Leo看到會不會kiss她) 只要能自由自在高唱「我的旋律」,無須老是跟著別人的拍子起舞也夠了。
Jocelyne: Valentine Kiss

Labels: ,


Tuesday, February 13, 2007

 

是1896,還是1878?

「臺灣郵政」(原中華郵政)的網站讀到一則文案:「郵政歡喜111週年慶,歡度郵政節」,「郵政節」是什麼呢?google一番,答案原來在這裡:「1896年(清光緒 22年)3月20日,我國現代郵政創辦」,所以在1947年,國府定了這天為郵政節。我想到的是,我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是在1878年發行的,為什麼中國郵政是在1896才建立的呢?陳水扁說,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在台北府城設「台灣郵政總局」,比清朝郵政官局早了八年。那1878-1896年間的中國郵政機關又是什麼呢?

結果抓到一篇叫中國近代郵政史應提前18年的文章,作者也認為該是1878年,1896年說的背景是當時滿清的光緒皇帝正式批准由海關開辦郵政業務。也有一種說法是1840年代,因為1878年只是大龍郵票發行的年份。「郵政史」跟「郵票發行史」不該混淆,不過我還是比較接受1878年說。因為現存史料有限,中國近代郵政機關實際是那一年建立已難以稽考。作者說得好,「郵政紀念日」只是象徵一個意義的日子,並非歷史的開始。

香港沒有郵政節或郵政紀念日,官方的郵政史說香港郵政就在開埠的同一天(1841年1月26日)開始。不過首枚香港郵票卻在1862年12月8日發行。我們也不知道澳門郵政確實在那一年成立,只知首枚郵票在1884年發行的。香港郵政傳承了英國郵政的傳統,台灣則經歷了滿清、日據、光復,有過不同的郵政機構。最後跟戰前的中華郵政接枝相承,延續至今。

當然,以往因為意識形態的考量,日據時代的台灣郵政史甚至整個日據台灣史給隱藏了。陳氏說過去的傳統不應全盤被否定與抹殺,這是對的。只是他說的「歷史不能切割」,18年的空白又是不是給切割了呢?我並非專門研究郵政史,只是近日因「中華郵政」的事件讓我爬梳起兩岸四地的郵史。早年酷愛集郵,讀了不少相關書籍。也嘗參與香港郵政辦的顧客聯絡小組,只是近年因工作關係沒有參與。雖然兩岸四地是有不同的郵政機構,「郵政一家」、「萬國郵聯團結一政」(Universal Postal Union Solidarity)卻是全球郵政工作者的共同信念。但願在這個價值混亂,政客紛擾的時刻,讓我們回溯自羅蘭希爾、赫德(Robert Hart,第一任中國郵政總長)、劉銘傳等先賢走過的路。也期待2008年,我那個郵政機關的連結不用再拖著尾巴吧。

延伸閱讀:
中國近代郵政史源於何時?
劉銘傳創辦臺灣郵政始末
13/2/2007聯合報:爭議聲中 台郵、台灣中油同日掛牌

Labels: ,


Sunday, February 11, 2007

 

Farewell, Chunghwa Post

報載中華郵政將在明天改稱「台灣郵政」,工會不惜採取最強烈的抗爭手段,誓死維護中華郵政這塊百年金字招牌。當我尋找相關報導,居然找到一則有關郵政的報導是來自馬祖的媒體。我想到的是金門馬祖根本就不屬於台灣省龍應台還說過馬祖人會說我根本就不是台灣人,說的還是所有台灣人都不會的閩北話,叫什麼台灣郵政簡直不倫不類!

近日當地很多部門甚至建築物要改名,一天在圖書館看到多年前我喜愛看的光華雜誌(Sinorama)也成了「台灣光華」(Taiwan Panorama)。這也改名、那也改名,那我要不要改名啊?在友blog不少寫手是稱為「我愛xx」的,不過我總不能隨便冠一個xx吧。

我不評論什麼「去中國化」,起碼「去Patrick化」也因各種原因只好作罷。只是我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和關心郵政的市民,我珍惜「中華郵政」的歷史傳承和意義。別忘了香港是大中華地區首先有現代郵政的地方,第一任中國郵政總長還是英國人。中華郵政在動蕩中成長,經過辛亥革命、軍閥割據、日本侵華,最終在台灣延續了百年基業。今天中華郵政發布了臺灣郵政簡史,彌補了一段日據時代(不是「日治」)的台灣郵政史,只是沒有告訴我那時台灣是不是直接用日本郵票。

相關報導:
聯合晚報:郵政「中華」變「台灣」 爆衝突
中華郵政工會:誓死捍衛中華郵政 拒絕充當政爭工具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之說帖

Labels:


Saturday, February 10, 2007

 

薛凱琪靈修法?

今午路經旺角新之城,看到新城電台的戶外節目,有王浩信(Vincent)方皓玟(Charmaine)的演出。

近日為了尋找有關薛凱琪(Fiona)(圖)的資料,google一番。結果找到兩則留言:「我係信薛凱琪教的,時常要聽薛凱琪的歌靈修」、「我不會拿薛凱琪講笑,正如基督徒們不會拿耶穌來講笑」。

一笑之餘,我在友blog讀到有人居然拿金庸小說甚至日劇(昏倒)來靈修。當然,我絕不會推介「薛凱琪靈修法」(當然也不會拿薛凱琪開玩笑!) 雖然她是一位挺受爭議的基督徒,一面說用英語向 神禱告,經歷過「神蹟」。另一方面卻主持講星座的節目,偶爾要找堪輿學家李丞責指點迷津。

Labels:


Friday, February 09, 2007

 

星光依舊燦爛

友blog看到對岸的朋友們的聚會圖片,雖然我只認識其中兩位(還沒見過面),看得出是一張張快樂的面容。我慨嘆:快樂,臨到我嗎?可是哪裡的天還是那個天,是同一個上帝所創造的一個蒼天。只要星光依舊燦爛,此刻的心情怎麼也不太重要。



星光依舊燦爛
曲/ 詞:李子恆 編曲:Ricky Ho 主唱:小虎隊(吳奇隆、蘇有朋、陳志朋)

星光依舊燦爛 真心依舊沒有改變
有了淚和汗 才能洗淨離合悲歡
有你才會有今天 有承諾才有明天
終於回到我們相約的地方 實現我的諾言

你永遠都是我的最初 永遠都是我的開始
就像天和地 永遠彼此承諾彼此
曾經惆悵的回顧 曾經心酸的祝福
都在有情歲月裡 寫下一頁的永恆的故事

回來是我唯一的諾言 相聚是我所有的期盼
青春是一條無悔的路 彩虹是心連著心化成的誓言
風雨過後一一浮現

Labels: ,


Sunday, February 04, 2007

 

別了,圖書管理員--周末紀事

昨天心情稍好,昨午回到土瓜灣公共圖書館國學講座的講義,不過沒有新的,每次只能拿講義不聽講真不好意思。原則上聽講更能了解講者編選文章的旨趣和內容,只是團契優先的preference我也只能如此。原來,在土瓜灣公共圖書館工作多年的一位圖書管理員春節後要退休了,今天想是跟國學講座的管理人道別。土瓜灣自1984年建館,他想是當時就在那裡工作了。他很受讀者好評,學識豐富,很熱心幫助讀者。小時候圖書館還沒有電腦化,我就曾經問他圖書館每天那麼多讀者,你怎麼可以那麼快就找到我的圖書證?他告訴我就是靠還書日期和每本書背後那張書卡,現在回想真替當時那些圖書管理員可憐。當然當時年紀小,會感到他們很棒吧。



晚上與中學同學晚飯,Leo勁愛Hello Kitty(左圖第一位),甚至要kiss一張7-Eleven印發的單張上的Kitty。席中也談到行政長官選舉,當我聽到曾蔭權那句競選口號「我會做好呢份工」我真的很憤怒!不錯,行政長官是「一份工」,只是你老曾一點兒「願景」(vision)都沒有只當成「一份工」真有點兒那個!當然他辯稱是「迎合打工仔」,可是打工仔回到家裡還給我講打工會不會太沉重?

回家收到奇幻基地寄來的宣傳函,好感動!當年在桃園國際機場寄了市內免郵費的讀者回應卡,不過當年的情懷或許已不同了。

延伸閱讀及文章推介:
Fifi(上圖第三位):好心的圖書館阿姨
Jocelyne:奇蹟的薔薇
Jocelyne:不乖的BMW751iL:餓Jocelyne和Fifi的文章久矣,Jocelyne雖有新作,不過要是等不及這兩篇可真的百讀不厭(包括正文和留言)。根據資料她要到埃及了,近日讀到一本書,談到歷史學家湯恩比(Toynbee)曾到過以弗所(Ephesus,位於今天的土耳其)的劇院,讓他想起使徒行傳19章中提及的情景就在那兒發生。我卻只能望blog興嘆,只能在家中閱讀出埃及記以弗所書

Labels: , , , ,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