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26, 2007

 

廉署街頭展覽/ 歲月風雲指瑕

周一午飯時間路經康宏廣場,看到廉政公署(ICAC)在搞街頭展覽。介紹的內容相信大部份本blog的香港讀者很熟悉:60年代香港貪污很嚴重,市民到醫院、到公營機構要給紅包才能得到方便的服務。連小巴都要貼有天使圖案,代表「已收了保護費」。因為總警司葛柏的貪污案,ICAC在1974年2月15日成立。ICAC採取所謂「三管齊下」(three-thronged)的方略杜絕貪污,就是透過執法、教育、預防三方面,而ICAC也分別設了執行處、社區關係處和防止貪污處負責這三項工作。場內設了遊戲攤位,就是那種把乒乓球從板的一方推到另一方,避開中間的洞洞;和用類似魚竿的物體把一些寫著不同字眼如守法(law-abiding)、誠實(honesty)等果子掛到樹上。本來打算匆匆走過就算,誰知工作人員還是把我拉到攤位。發了紀念品(有傘子的,我給的是memo pad)還拍照,想是刊登在ICAC的對外宣傳刊物,要密切留意了。

近日ICAC揭發拔萃小學有教師居然收受家長的賄款,以求讓子女順利入讀小拔。款項由港幣二萬到五十八萬不等,我想到的是:現在是什麼年代?在台劇白色巨塔就有醫生收紅包的情節,要是在香港這樣恐怕要請喝咖啡了。在回歸前ICAC曾製作過一套宣傳片,說「97」絕對不是貪污的藉口,要是香港貪污猖獗,就會倒退到60年代的情況,畫面上1997的一個9字也掉下來變成1967。

很多人批評兩岸的小學課本充斥很多意識形態灌輸,其實香港也不是完全沒有,只是沒那麼明顯而已。我看過媽媽的補習學生的小學課本就有《參觀廉政公署》一課,內容就提到那三個處。中學時我也跟隨過一個公屋的互助委員會搞的活動(大概也是ICAC協辦的吧),到鯉魚門公園。一個環節是播放一套叫《危樓驚夢》的片集,講述70年代因建築商受賄,建了不少質素低劣的「問題公屋」。有人這麼說,要是要在中國人的社會不再出現貪污賄賂的現象,起碼要請大家念準「賄賂」這兩個字。因為有報導說在內地,很多人甚至官員都把這個詞兒念成有各。

劇集歲月風雲陸續出現時空倒錯(anachronism)的情況,雖明白拍攝單位已盡力迴避,仍出現不少:前兩集分別出現了新巴,雖然已盡量只拍攝車的下層。按當時(1994年)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中巴)仍經營港島路線,1998年才由新巴接管。出現了香港賽馬會的名字和徽號,那時該叫「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周三那集出現了恆生銀行現時的標誌和裝修,那時根本不是這個樣子。

7月27日晚補述:今午同事買Pizza Hut薄餅、意大利粉、蒜茸包等作午餐,想到原行政長官董建華的父親董浩雲先生常在日記記有「餐於某時某地」。難道他覺得「吃餐」是很重要的事,需要多加記載?

7月29日午補述:今午城市論壇移師皇后碼頭舉行,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連走1200城市論壇和1400本土行動辦的諮詢會兩場。未能親臨撐場,憾甚!閱報得知本土行動的朱凱迪今年29歲,1999年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畢業。曾於明報工作,後往伊朗念波斯語,青年公社的陳景輝更只有25歲。讀《維基百科攻略》一書,得知閩南語的「小」字念作Sió,那我小P在閩南語大概就是「Sió P」(懂閩南語的請告訴我對不對),似乎挺酷!

歷史會永遠記住你們仨的名字:朱凱迪、司徒薇、陳景輝

7月30日2158補述:歲月風雲指瑕:說是「回歸前兩天」,怎麼還穿長袖冷衫的冬裝?那時好像還沒有尚書房(一家專賣內地書的書店)。日劇《十四歲媽媽》於明珠台首播,惟與歲月風雲播映時間重疊,只能在廣告時間看部份。

Labels: , , ,


 

沒有『武器』,『霸業』也難成--四天紀事

周日深夜因router故障,幾天未能在家上網,殊感不便。周一晚在5C公車上,又看到一位女生拿著哈利波特第七冊,哈七可真魅力沒法擋。但本人只看至哈三,有同事更興趣缺缺。



上次提到傅穎,我想起了傅天穎(Rachel),不知她現在怎麼樣呢?她模特兒出身,有奀妹之稱,當年憑一個啤酒廣告(見片段)風靡台港。當年她的寫真集也在書展熱賣,我只知她生了孩子,現在怎麼不知道了。

又想到陳苑淇(Jolie),以長腿和美美的鎖骨見稱,也是憑同一品牌啤酒廣告為觀眾認識。原來她也出了一本關於寵物的書,只是宣傳較少乏人注意而已。

未能上網,迫著整理房中的書籍和雜物,今早拿了一堆刊物到紅磡站作書籍回收。最難搞是舊剪報,要花很多時間心力sorting,當中還包括不少關於朋友甚至自己的,不過媽媽就巴不得這些東西立刻消失。

周二中午在尖沙咀公共圖書館上網,看到好友談到所謂「新春秋五霸」(指新春秋這個部落格五位供稿最多的朋友),我慨嘆「沒有『武器』,『霸業』也難成。連網也上不了,當了『五霸』甚至『七雄』之一又如何?」五霸中有名倉海君的,「君」就是王啦。我是什麼公呢?小姓鄧,算是「鄧公」吧,叨了「總設計師」的光。不過我一位姓Chiang的朋友恐怕就要變成姜太公甚至「 蔣公」了,不過沒有人以「公」自稱,那位還是一位小姐。從晚間新聞得知「九龍皇帝」曾灶財去世,還花了好些篇幅報導,今天各報幾乎都以此作頭條,不竟他是「皇帝」喔!我坐過霸王車(坐輕鐵特意不買票乘車),簽過霸王名(參加某團體簽名行動不付簽名費,後來被對方用電郵多番追款才乖乖寄上一百港元現金[原則上,這是違法的]),不過看來這種「霸王」還是不要當好了。

敬悼曾灶財(1921-2007/7/15)



語云「生有時,死有時」,別忘了,今天是Erica的生日正日喔!如果Chiang小姐是Fifi(圖,Hello Kitty的朋友), 那Erica大概就是My Melody--永遠溫文爾雅,是個音樂才女。

晚上2136修正及補述:今天早上在東海商業中心門外看到無線在拍劇,據說是《學警出更2》。下午有同事在apm看到方皓玟(Chermaine)鍾舒漫(Sherman)表演,看方皓玟的blog得到證實。午餐吃元綠壽司,因同事有渣打信用卡優惠。

延伸閱讀:
本blog:曾灶財給我的啟示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講述「春秋五霸」其中兩位的故事
台灣的自由時報:一則關於奀妹的報導:當我讀到時,真有點兒失望。
Erica:如煙歲月:欣賞一篇「才女」的大作
新春秋:舒爾賽:R.I.P, tribute to 九龍皇帝曾灶財

Labels: , , , , ,


Wednesday, July 25, 2007

 

大地恩情--為英國水災而歌

近日英國水災,因為我的公司總部就在泰晤士河畔的牛津郡牛津郡伯克郡災情特別嚴重,所以公司上下都很關注水災的災情。我想到下面這首歌,雖然這首歌說的或許跟英國格格不入,很中國味兒,雖然1991年香港賑濟華東水災的主題曲滔滔千里心就是改編自著名的英文歌曲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對我來說,《大地恩情》這首歌背後還有一個故事。當年會考成績不理想,未能在原校升讀中六,當時我想到這首歌。記得中六中七時候,每次到了九龍城廣場回家前,經過聯合道我總會做一個我稱為「遙望喇沙」的動作,當然現在不會再這麼啦。



大地恩情 電視劇《大地恩情》主題曲
作曲:黎小田 作詞:盧國沾 主唱:關正傑

河水彎又彎 冷然說憂患 (有一本叫《河殤》的書,講的是中國的黃河,可是很少人談到泰晤士河或艾文河[Avon,莎士比亞的故鄉Stratford-on-Avon浸得很嚴重!]會想到什麼「憂患意識」)
別我鄉里時 眼淚一串濕衣衫 (想我的老闆來港發展也不至於這樣吧!不過這正是我離開母校時的感受)

人於天地中 似螻蟻千萬
獨我苦笑離群 當日抑憤鬱心間


若有輕舟強渡 有朝必定再返 (都不能再返了!)
退 難免起落數番
大地倚在河畔
 聲輕說變幻

夢裡依稀滿地青翠 但我鬢上已斑斑 (我想到英國的鄉郊地區,也想到人稱「喇沙大球場」的校內球場)

Labels: , ,


 

茫茫路

上次介紹過一首張德蘭的歌,意猶未盡。雖然這首歌的愛情觀或許跟現在的女性比較追求獨立自主相悖,仍介紹給大家:

茫茫路 (1979年香港電台廣播劇的主題曲,也是改編自嚴沁的小說) 張德蘭
作曲/ 編曲:顧嘉煇 作詞:盧國沾
 
緣份似大海飄蕩 誰明白內心有路途
時間洗擦不去往事 有恨怨怎傾訴
緣份半路中失落 尋求目標我迷途
人未老 只覺心裏困倦 無限痛心煩惱
茫茫路我望眼盡 難後退應該點算好
若有他帶著我走 前路會點不須知道

Labels:


Sunday, July 22, 2007

 

記2007年香港書展

周六與Stephen(梁國基先生)到香港書展,他早在1430進場。我1515方能下班,到了會場已1630。我買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學生成語詞典,這是媽媽聽了香港電台節目的介紹要買的。又買了星屑醫生的《這醫生很~潮*》,他是位基督徒,結了婚,有事奉,又是名blogger,我要虛心細看。

今年好幾本矚目的新書,雖不買仍留意:大家想想,為什麼本年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梁家傑傅穎(Theresa FU)的書都是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可是為什麼後者比前者暢銷多呢?秘密就是傅穎(Theresa FU)的書由該出版社這位設計師設計的。黃婉伶(Race)的書講了她的早年經歷:她生於馬來西亞登嘉樓(Terengganu)州,在新加坡念小學時要早會,唱國歌,背新加坡國民效忠誓詞,她常常在早會期間暈倒。王菀之(Ivana)雖不及Race的吸引,但附了一本以她母校校簿作設計的別冊,展示她中學時期的作文。

江若琳(Elanne Ling KONG)的寫真集賞心悅目,在一份雜誌得悉她是一位基督徒,讚!哈利波特第七集是全球焦點,今天起碼看到兩位路人(一在荃灣、一在土瓜灣)拿著哈七閱讀。說句真話,報章上琳琅滿目的書籍介紹引不起的購買意欲,反而每年書展都是撿那些十元廿元一本的平貨。今年在天地圖書買了兩本書--楊絳女士譯的《斐多(Phaedo)--柏拉圖對話錄》和關愚謙的《到處留情》。關是一位旅德華人學者,講述了他在各國的見聞。

從新聞得悉今年有來自汶萊甚至寮國(老撾)的書,在介紹亞洲書籍那邊。拿了一份關於越南節日的小冊子、巴基斯坦的國情簡介、拉合爾卡拉奇的地圖。

Stephen買了一本次文化堂出版的《小狗懶擦鞋》(講香港粗口的來歷,呵呵!)、一本地圖和翁靜晶的《危險人物3》,1930離場,晚餐於扒王之王

Labels: , ,


Friday, July 20, 2007

 

愛情感覺--獻給Erica

讀到友blog所說:「我擁抱過無數的身體,只有幾個能令我產生幾分鐘的愛情幻想」,讓我想到下面這首歌,那是2003年香港電台節目「一夜情」的主題曲。雖然我或許就如That's Why (You Go Away)一曲所言:「But I'm not the man your heart is missing」,仍希望把這首歌與妳和大家分享。順帶給妳送上早到了的生日祝福,7月26日生日快樂(我的媽媽是7月22日)。

要是大家有留意,本blog占了很多內容是歌詞(tag稱為「把歌談心」系列)。當中有些歌是「沒有特定點唱對象」,真有點李商隱無題詩的味道。當然有些也因避免某些誤會得刪改部份歌詞才刊登,不過這首歌實在太優美了,不忍刪改,原曲照錄。

愛情感覺
詞:李敏 主唱: 李敏(Erica Li,按:很巧,跟妳同名,也是念香港中文大學的,也是公認的「才女」) 梁繼璋

情若似水 水既清 但無窮幻化
情若似酒 酒既香 但濃濃地醉到他
情若似花 花向光 但同時任雨灑
分不清戀愛的真與假

情若似天 天既高 但雲像幻覺
情若似海 海既深 但浮沉在愛多飄泊
情繫半生 一切感觸 仍然在我心
花一生戀愛當中去摸索

人群內最愛是妳
夢中感覺到妳
我想要想要跟妳一起

人群內最愛是你
但此刻有相距
這感覺變得格外淒美
(唏噓)

情若似天 天既高 但雲像幻覺
情若似海 海既深 但浮沉在愛多飄泊
情繫半生 一切感觸仍然在我心
花一生戀愛當中去摸索

Labels: ,


Thursday, July 19, 2007

 

「暴君尼祿」?(及其他)

今天到7-11,看到一種叫暴君ハバネロ的食品 。我好奇怪,為什麼這種食品居然叫「暴君尼祿」(ネロ[Nero]就是「尼祿」的片假名寫法,尼祿是耶穌時代的羅馬君主)?可是看清楚,是「Habanero」,不知是什麼意思了。可是我沒有買,一來挺貴(十多塊錢一包),第二也實在太暴了。那種是泰式的超辣口味,取這個名字的意思大概是吃了給人很暴烈的感覺吧。
不過,以聖經中的名字作品牌名的產品也不是沒有,這種由日本森永(Morinaga)出品的嬰兒餅乾就叫「嗎哪」(Manna)。當我第一次看到這種產品,我想:怎麼叫「嗎哪」? 看一看產品說明,真的源自舊約聖經中的「嗎哪」,當年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就天降嗎哪給他們作糧食。

近日劇集歲月風雲熱播,背景是1994年的香港。有劇迷指出了劇中一些不合符實際年代(anachronism)之處,比方那時的電腦根本不會有「Window XP」的背景,頂的小巴還沒出現(那時是黃色頂,中間髹紅色邊)。今晚我留意到那時怎麼有港九小輪(HKKF)?那時是油麻地小輪(HYF),只是現在哪裡找一艘HYF拍攝?

今天有同事提起吻別一曲,有人以為是張學友那首,其實譚詠麟也有一首。就像祝福,就有葉倩文張學友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又來了,星期六我會到。近日在香港電台節目得悉在書展中一些賣不去的書的命運,就是送進堆填區!不能轉銷內地,擺著只會浪費倉租和地方,當然對外是說售罊啦。我真替這些書感到可憐(當然,它們不一定都寫得很差)!我想起一位熱愛書的朋友說過就是死也要死在書堆之中,我想搞不好還得「書葬」!想到一位朋友去年說的,其實部份已實現了。或許無須羨慕已達到出書目標的,搞不好一天你腳下踏著的那塊土地之下,是一堆沒有人垂青的書。

Labels: , , ,


Monday, July 16, 2007

 

巡區?要是能跟她才夠牛喔

今天突然聽到這首音樂,起初我們以為是電話響,誰知是一批玩具所配的音樂,我們只得趕緊拆掉電池。那首歌勾起我的童年回憶,那是我一位同學小六參加校內歌唱比賽時的參賽歌曲。那首歌叫Swing low, sweet chariot,是一首非洲裔美國人的靈歌。

前文提到荃灣一個紀念碑,讓我想到今年一月一次跟浩揚和他的一位朋友到愛民邨一個大牌檔吃飯。經過愛民商場,該朋友笑說「我們仨走在這裡,彷彿就像巡區一樣。」我看到一個牌匾,我想要是能跟這個『巡區』才夠牛喔!1975年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訪港,就是她主持愛民商場揭幕的喔,她好像還探訪了一戶民居。小時候坐小巴經過衛理道(Wylie Road,位於何文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到一片山坡,中間的植物剪成了「Oi Man」(愛民)字樣的。

該朋友稱愛民邨可謂浩揚的「發跡之地」,在那裡他開始了他的社區服務工作。我也曾跟浩揚巡區,印象很深刻第一次巡視的是大角咀的富貴大廈。那時他好像還沒有當上議員,那次是因為要先認識他的選區範圍和概況。

延伸閱讀:
本blog:朋友,你還記得他們嗎?:女王曾於1975年和1986年訪港,本文介紹了她1986年訪港時一個片段。當年政府香港體育館搞了一個女皇訪港青年精英大匯演,而該節目的主題曲這是我家更成為回歸前很多政府搞的官方活動必唱的歌曲。

展覽活動推介:
「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原「中正紀念堂」):台灣自由化與民主化特展--邁向自由民主之路:又是讚到不得了的展覽,可惜無法親臨。

Labels: , , ,


 

讓我飄過(及其他)--給Yun

前天(7月14日)是法國大革命紀念日和我的農曆生日正日,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

前日團契繼續講釋經學,探討以「統計」(statistics)釋經的技巧。我們翻查約翰福音有關「信」的內容。上星期的聚會是文章分享,本人負責。分享這篇文章,也應用了不少釋經學的技巧。再上一個星期則看一套林以諾牧師主講的講道帶,從尼希米記探討一些職場上的文化和如何應對。

昨午到位於荃灣的護理院探外公,因媽媽要買麵,特別經過一處平日很少到的公園。有一座紀念碑,很奇怪,原來那個三陂(音坡)坊公園是1963年7月由著名香港商人邱德根和董之英捐建的,下午回家看中國體操精英大匯演

友blog看到久違多時的Yun,讓我想起下面這首歌,大概因為她的名字叫雲(Yun)吧。雖然這首歌比較冷僻,很少人認識,仍希望介紹給大家:

讓我飄過 (1979年香港電台廣播劇的主題曲,改編自嚴沁的小說) 張德蘭
曲:顧嘉煇 詞:鄭國江(按:媽媽近日買了他的歌曲作品集,讚!)

如浮雲 輕輕飄過 我去後 沒帶走那諧和
如浮雲 喜愛自由飄盪 不要問我為何
如浮雲 輕輕飄過 我去後 沒嘆一句奈何
如浮雲 只愛自由飄盪 飄過又再飄過
青春短暫 不可蹉跎 不必流淚記當初
昨天消逝 記憶空白 莫傷離別暗淒楚
如浮雲 輕輕飄過 似夢幻願記憶永難忘
如浮雲飄過後 仍是空白 可會尚記得我?


* 法文「自由、平等、博愛」之意,每年7月14日我都會在email(現在是blog)寫上這句話以作紀念。

延伸閱讀:
釋經學原理(鐘鵬章編寫)我教會用的教會創辦人曾霖芳牧師所著的釋經學,這個和下面的一個是alternative的。
釋經學原則(林道亮)
郭富城:Tell me why:我知道天空都渴望雲停留,浮雲卻嚮往自由......愛情不是全部喜劇收場,必須為對方想一想。
許冠傑:我像一片雲:我像一片雲,如今北風已吹近。留低首歌,和一個吻,期望有天重彈舊韻。

Labels: , ,


Thursday, July 12, 2007

 

今天,拿一本綠皮書/ 又見野百合

昨天政府發表了政制發展綠皮書,今早特別提早出門,跑到位於黃埔的九龍城民政事務處索取。也拿了一本二零零七年行政長官選舉報告書,翻到一頁寫著「林浩揚,51票」。不是嘛,他去選「行政長官」?他選的是「800人選舉委員會」的一員,說來有趣(也很可悲),我居然是臨選舉前兩天才在觀塘的街頭展板得知他選「選舉委員」,而這個選舉卻是只有幾百人選二十名「選舉委員」,而全香港卻只有八百位這樣的選舉委員代表七百萬市民選一位行政長官。這個選舉我當然不可以投票,就是我可以搞不好浩揚他也只能得到「52票」。經過這件事,我深深明白這個制度多麼不公平,普選多麼多麼的重要。

政制發展綠皮書看到一個叫李大壯先生(Mr LIE-A-CHEONG Tai-chong, David)的,「LIE-A-CHEONG」這個姓很特別。印象中我以前有位同學就姓這個,未知是否他的兒子?(待查)記得當時的老師解釋以前一些英籍的人口登記官不諳華語,不辨名姓。結果有些人的英文姓氏實際是他祖先的全名,比方前市政局副主席張有興就姓Cheong-Leen,全名Hilton CHEONG-LEEN。香港的名門望族何東家族規定長子嫡孫的那一系姓Hotung,其餘的只能姓Ho。張有興是喇沙舊生,前市政局主席沙理士(The Hon. A. de O. Sales,葡裔)也是喇沙人。我們很以母校為傲,回歸前的憲制事務司施祖祥和吳榮奎(Nicholas NG)都是喇沙人,難怪我對憲制發展那麼感興趣。

昨晚無線新聞說對年輕一輩來說,「綠皮書」一詞很陌生,可見對上一輩來說那是他們的「集體回憶」。我個人覺得「集體回憶」這個詞兒在這裡是濫用,充其量那只是上一輩「對憲制發展特別感興趣」的小眾分子的「集體回憶」。記得中學時候,一天我在校園看著南華早報(或許,南華早報就真的是很多香港中學生的「集體回憶」。因為雖不是強制性,但很多學校的老師和家長都會鼓勵學生訂閱這份香港主要英文報章以學習英語)轉載的《香港代議政制》白皮書,結果一位師弟問我「你對這些很有興趣的嗎?」。結果他給我看一篇他寫的文章,寫他的夢中情人。我回想當別人在追「夢中情人」的時候,我卻在研讀《香港代議政制》,看《香港市議會史》。到了今天還是在看政制發展綠皮書,「夢中情人」搞不好換了很多個,卻仍然只能在夢中。

今早家人問我「每個人都曾經年輕,為什麼有首歌卻叫曾經太年輕?」我說「它強調的就是這個『』字,不一定指真實年紀很輕,這大概是說一些人曾經很幼稚,不怎麼成熟吧。」我當天撰文曾quote了這首歌部分歌詞,慨嘆譚凱邦先生這樣的年紀,在環保方面卻有如斯成就。也impress吳牛仔先生對公義和信念的堅執,歌詞說「曾經太過年輕,淚純真透明。你的堅定,我仍然還相信」。

報上得悉「臺灣郵政」將發行「解嚴20周年」紀念郵票,想起我曾讀過一篇網絡文章,作者居然重遇了一位久別「31年」的朋友。我impress之餘,本來很想寫一篇《三十年來家國》抒懷(或許因為龍應台曾寫過一篇五十年來家國)。只是一來這很沈重,二來當我嘗試回溯「31年」來的台灣史,第一件蹦出我腦海的事件居然是「戒嚴令解除」,我很驚訝為什麼在我心目中這件事件很重要?結果就在「太沈重和不熟悉台灣史」下,《三十年來家國》最後沒有寫成。

行政院通過把7月15日定為「解嚴紀念日」,只紀念不放假。好像還要把4月7日定作什麼言論自由紀念日,紀念鄭南榕自焚。那兒的紀念日真的多如牛毛,加上很多香港和國際紀念日和一些我個人和親友的紀念日,連我自己也記不清。最近坐小巴看到一家纖體公司的廣告,居然寫著「慶祝衛蘭成功減肥十五磅」。我想,有什麼好慶祝?媽媽卻說衛蘭減肥關我們什麼事?上該公司的網站還看到「慶祝利嘉兒小姐加盟」,這也慶祝,那也紀念,都不知在搞什麼。這篇是本blog第499篇文章了,下一篇是第500篇是不是又要紀念一番呢?

今晚因跳掣和保險絲(fuse)斷了,家裡電燈全熄了。惟電視、洗衣機、電腦、空調等仍可使用,誠不幸中之大幸。

2007年8月5日補述:白色巨塔今晚終於播完,真想買一本原著細讀。

Labels: , , ,


Wednesday, July 11, 2007

 

ㄨㄛˇ ㄕˋ ㄒ丨ㄠˇㄆ丨

這是什麼意思啊?別急,先看兩則報刊文章摘錄和一則留言:

台北市建設局將於周日舉辦第九屆傳統美食嘉年華「台北ㄙㄟˇ(繞)夜市─來碗魯肉飯」活動,並舉辦魯肉飯「大胃王」比賽。

--摘自2007年7月5日頭條日報

明朝毛晉註解的《陸氏詩疏廣要》又提出「荷以何(ㄏㄜˋ)物為義,故通于負荷之字」的見解。

--摘自2007年7月10日明報

原來ㄉ丨ㄠˇ(按:屌)這個字在香港是粗話啊!在台灣反而沒有這樣的感覺ㄟ

--摘自2006年7月7日Alexandra的blogFifi的留言。

對香港的朋友來說,那些古怪的符號是不是看得叫你們霧煞煞(台式中文:矇查查)呢?最近媽媽就問我那些台灣兒童書每個字旁邊總有一個個四方形的符號,是什麼意思啊?我請她看一看電腦鍵盤上每個鍵的右上角,那就是注音符號喔。那是1913年由中國讀音統一會制定,國府遷台以後至今還在用。她現在上的普通話練習班用的那套叫漢語拼音,是1958年內地制定的。不過大家細心看看漢語拼音方案,它每個字母和聲韻母還是用注音符號定義的。阿扁他也想廢除這套東西,改用base on漢語拼音adapt過的通用拼音,不過就是廢不掉。平心而論,注音符號根本就不是「台灣本身的東西」,是國府帶過來的。只是悠悠歲月,卻成了台灣文化的重要部份。在網絡上還有著很強勁的生命力,連我這個香港人也要自學。只是也實在沒多少個香港人懂得,所以在本blog一直不予使用,寧願採用漢語拼音。

不過對媽媽來說,這太複雜了。「大」老是念成dài(ㄉㄞˋ)、「話」總是kuà(ㄎㄨㄚˋ),搞不好用哪一套系統她還是改不了。不過我也很驚訝香港的報紙也用上這套東西,只是為了體貼本地讀者,第一則加上了註釋,只是我懷疑那個ㄙㄟˇ(sĕi)是閩南語,普通話(國語)是沒有這個音的。第二則想是cut and paste網上資料,沒有刪掉或補上漢語拼音hè吧。

第三則那個ㄉ丨ㄠˇ漢語拼音就是diăo,是很酷的意思喔!當然我不怪她「講粗口」,只是為免誤解我只好不用囉。ㄟ之前見過的啊,就念作ei,大概就是「喔」的意思。

最後,題目!ㄨㄛˇ ㄕˋ ㄒ丨ㄠˇ ㄆ丨就是「我是小P」四個字,要是有些朋友不習慣稱呼我「小P」或者看了這個很不爽就用ㄒ丨ㄠˇ ㄆ丨代替啦。

回應Flora和貓空子:多謝Flora提醒,已修正,還是不要做小「ㄈ丨」了,「ㄈ丨ㄈ丨」(Fifi,雖然我習慣用片假名的「フィーフィー 」)有一個。貓空子你當年在樹仁有修普通話的麼?當年我是國家語委會的一級導師李娥珍老師教的ㄟ!不過你有最好的老師,最佳的配套,這是我媽媽甚至小「ㄆ丨」未能擁有的。

Labels: ,


Tuesday, July 10, 2007

 

他們倆有什麼共同點?



他們都很有魅力嗎?他們大概都是女孩子心目中的夢中情人吧。在圖書館讀到一本書,說到「丹尼爾施明德有同樣的品味,都不愛結領帶,偏好蝴蝶領結」。我見過阿扁的公仔(還有槍傷的傷口喔),也有不少女孩子喜歡Dear Daniel的cushion,就是沒有人會摟著一個施明德吧。

Labels: , , ,


Monday, July 09, 2007

 

布政司是什麼?什麼時候有了KCR?

談到布政司,相信大家會想起陳方安生吧。她是香港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華人布政司,記得2005年12月的124爭取普選大遊行,她的出現讓人們振奮。我讀到一位朋友的文章,我好驚訝她一位祖先居然是一位「布政司」。他是個英國人嗎?在新加坡還是直布羅陀當布政司?查了一些資料,其實古代中國的「布政司」相等於香港現時的民政事務局長或台灣的內政部長,回歸前香港和前英國殖民地的「布政司」(chief secretary,原稱輔政司[colonial secretary])卻是總督的副手。我想真的要在很多很多年後,陳方安生的「外孫的外孫」才能像那位朋友,可以很驕傲的對同學說「我的祖先是個布政司」。

大家知道什麼時候有了九廣鐵路?當然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九廣鐵路(Kowloon-Canton Railway [KCR])在1910年通車,當時的總站在尖沙咀。從尖沙咀到羅湖當時叫英段,現在叫九廣東鐵。從深圳廣州當時叫華段,現在叫廣深鐵路。1975年港方的總站從尖沙咀遷到了紅磡,近年重設了尖東站。要是一個香港小朋友想知道這個問題,就是跑到詢問處人員不會答大概也會請他上上網吧。可是早年台灣的小朋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談到一位小朋友問一位老頭子附近的鐵路是什麼時候有的,作者的哥哥說是清朝的劉銘傳(記得他嗎?臺灣郵政是他創立的喔)修的。可是老頭子說是日本人修的,作者很疑惑。問家人,家人勸他「課本怎麼說就怎麼說,小孩子有耳無嘴,不要亂說話」;問鐵路局職員,卻拋出了一句:「我是吃公家飯的,不能告訴你。但我只能說,中國的鐵路都是靠右走,日本的鐵路都是靠左走,你自己去看吧!」當然,老頭子說的不錯,課本說的也不能說錯,只是在當時的氣氛,有些「真相」卻不好說,這讓我感到很可悲!當然,你也可以說怎麼香港的教科書也沒有寫KCR的歷史,上面我知道的還是從課外書得知的,不過我想我是比當年的孩子幸福多了。

Labels: , ,


 

動力火車 搖籃曲

第五首了!這是好友陳帆城的點唱,點給他兩位兒子Leo和Will:

搖籃曲 動力火車

詞:瞿友寧 曲:古裕淼

親愛寶貝乖乖要入睡
我是你最溫暖的安慰
爸爸輕輕守在你身邊
你別怕黑夜

我的寶貝不要再流淚
你要學著努力不怕黑
未來你要自己去面對
生命中的夜

寶寶睡
好好的入睡
爸爸永遠陪伴你身邊
喜悅和傷悲
不要害怕面對
勇敢我寶貝

Labels: ,


Sunday, July 08, 2007

 

Memory

友blog看到Memory這個歌名,以為是下面這首,誰知是一首我不認識的歌。已經是連續第四首歌了,既然可以連續一星期寫七一寫屏風效應,一下子來四首歌不太過份吧:



Memory 原曲由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主唱,這裡選的是Elaine Paige的版本,那是音樂劇貓(Cats)的插曲:

Midnight
Not a sound from the pavement
Has the moon lost her memory
She is smiling alone
In the lamplight
The withered leaves collect at my feet
And the wind begins to moan
Memory
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
I can smile happy your days (I can dream of the old days)
Life was beautiful then
I remember the time I knew what happiness was
Let the memory live again

Every street lamp seems to beat
A fatalistic warning
Someone mutters and the street lamp gutters
And soon it will be morning
Daylight
I must wait for the sunrise
I must think of a new life
And I can't give in
When the dawn comes
Tonight will be a memory too
And a new day will begin

Burnt out ends of smoky days
The still cold smell of morning
A street lamp dies ,another night is over
Another day is dawning
Touch me,
It is so easy to leave me
All alone with the memory
Of my days in the sun
If you touch me,
You'll understand what happiness is
Look, a new day has begun...

Labels:


 

堆積情感

又是一首我喜歡的歌,又是點給誰的呢?國語版黎明主唱,以下選的是粵語版:



堆積情感 鄺美雲

曲︰黃大軍/陳美威 詞︰小美

沒法抗拒濃情蜜意 始終思念你
(按:讓我想起近日「廣播處長朱培慶在灣仔攬豔女事件」,蘋果日報還用許冠傑名曲《印象》中的「誰令他[原曲是我]當晚舉止失常」形容他)
堆積起每分的愛思
情像細雨沒法自持 好想給你知
柔情常在心中想放肆

願對你說聲濃情莫變 痴心可奉獻
堆積起每分的愛思
誰料愛意沒法續延 傷心的每天
悠悠長夜對雨哭百遍

柔情地去愛 堆積至將來
但是沒法加深每點愛
柔情地去愛 夜對星發呆
眼角淚印始終帶著愛

沒法抗拒濃情蜜意 始終思念你
堆積起每分的愛思
情像四季沒有盡頭 只管跟你走
求能明白痴心的變奏

重唱 *,*

眼角淚印始終帶著愛

柔情地去愛 堆積至將來
柔情地去愛 夜對星發呆
柔情地去愛 堆積至將來
柔情地去愛 夜對星發呆

Labels:


 

絕戀

一首公認很sad的歌,但我喜歡。

絕戀 主唱:蔡立兒(Cherry Choi,現名蔡立,父親為香港甘草演員蔡國慶。有梁詠琪版本,本blog選原版,恕無YouTube)

作曲:中島美雪(NAKASHIMA Miyuki) 填詞:因葵

人在暮色心交悴
戀愛字句共那歌曲都會一一的記取
歌曲再重提心碎 分開了仍然心醉
但是幾多真愛今天竟告吹


留在舊屋燈光裡
冰冷夜雨陪著歌曲彷似空空的廢墟
星光引路隨風去 只要同渡百千歲
未料此刻演變絕唱的字句

常在霧裡燈孤單靠在墓前看著你的名字
假使再共你相見只得冰冷舊照片
他朝再共你相見也是仍舊那麼遠
但願天邊海角復見心未變

沿在夜深的思緒
總會自醉人在不知不覺心中想再追
追憶似寒夜飛絮 當天愛隨時光去
夜靜深宵等你歸家返故居

誰在夜色早飄去
轉眼逝去寧願當天跟你一生早暗許
假使愛長存心裡 假使我共你相距
就讓呼呼風雨問我怎面對

假使愛長存心裡 假使我共你相距
就是天邊海角亦會等下去

Labels:


 

觀亞視時事追擊有感(及其他)

阿揚啊!」當我在亞視看到節目時事追擊的預告片,我也要看。只是節目在2030播映,剛巧是白色巨塔的播放時段。只好先看一節白色巨塔,看到台北101,媽媽居然忘了這個建築物。她說因為當天來的時候很夜,記不清它的真貌。

廣告時段,轉到亞視,立刻看到吳牛仔先生(人稱牛仔哥,向高等法院提出對政府「強行」拍賣九龍大角咀海輝道KIL11146*地段一事司法覆核[judicial review]的居民)向記者訴說屏風樓宇對大角咀居民的影響--阻擋了九龍西海岸唯一的「通風口」,讓空氣不流通,呼吸不佳等等。看到了浩揚阿邦、牛仔哥等人在高等法院門外示威的片段。又訪問了環保觸覺的主席譚凱邦,他是一位中學教師,只有27歲,比我還要年輕(或許要慨嘆的歌一曲曾經太過年輕了)。在節目中看到了大角咀的麥當勞華潤萬家、大角咀道的行車天橋,滿有親切感。那是我曾經工作的地方、那是我曾經替阿揚助選,派單張宣傳大角咀市政大廈啟用的地方、那是我跟Sam相聚,跟當地居民一起呼吸一起同行的地方。或許,那本來就不是「我」的地方

「她是誰呀?」
阿菲
「又是在跳舞......」

這是某晚媽媽跟我的對話。因為蝸居淺窄,我的電腦擺在客廳裡,所以家人會看到電腦屏幕顯示的照片,雖然也高興終於讓她記得阿菲是誰。近日媽媽參與我區議員辦事處辦的普通話練習班,只是她總不會發h音,總是用k音代替。還說我的名字鄧明暉的暉(Huī,粵語是Fai)很難念,我不介意她把我說成「Ā Kuī」,總之不要把我變成阿Fēi就是。還是讓阿暉繼續關心「屏風樓宇」問題,繼續跟居民拉橫額舉示威牌去禮賓府去政府總部;翻譯舞療Flamenco留給阿菲吧,雖然我不希望大家只記得她會跳舞

* KIL - 九龍內地段 (Kowloon Inland Lot)之意

感謝Sam提供相關資料,讓我遺珠無憾。下面這首歌就點給你、阿菲和牛仔哥吧:

曾經太過年輕 在人海飄零
 那些關於我的事情 總有你緊緊跟隨的身影

曾經太過年輕 淚純真 透明
 你的堅定 我仍然還 相信

曾經太年輕 藍又時白色巨塔片尾曲

Labels: , , , ,


Saturday, July 07, 2007

 

灣仔「爆樽」實錄

今天是「七七事變」七十周年,也是友人Alan和丁有恭(George)的生日。下文是一篇舊作,記述了五年前今天親歷的一件「小」(?!)事:

7/7/2002(日),我到灣仔與久別多時的Annie等人會面,當日為我們的英籍朋友Alan的生日正日。我和Annie先到盧押道Big Apple Pub and Disco(按:現改名長灘島Boracay Disco and Pub)跳舞,那兒燈光較暗,我和她各自活動。後來Annie目睹舞池中有一群巴基斯坦人和尼泊爾人打架,告知我"It’s fighting!” 後來,她和泰籍女子Jojo各自拉著我要走:「Patrick,跟著我!」「Patrick,跟著我!」我想,很快就會回來,我連袋也沒帶就跟著Jojo離開Big Apple。

我和她走至盧押道和謝斐道的交界停下。我回望,Jojo說:「你的『姐姐』 (指Annie,要有一個像她一般的『姐姐』該很好!)在後面!」不久,Annie與我們會合,把袋還給我。途中我看見不少剛才見過的,倉皇疏散的人們,讓我想起了鄭秀文一首歌。Annie告知當時有人用玻璃瓶襲擊,三人頭部受傷。我們看到Big Apple的燈也關掉了,暫停營業片刻,救護車也趕至把傷者送到醫院。我給她們看一張25/3/2002的太陽報的剪報,當天深夜盧押道也發生了一起尼泊爾籍人的傷人案,傷者鮮血淋漓而卒。警方也視當地為麻煩之地,Annie和Kiki也被攝入鏡頭成了新聞圖片。我坐著對牆祈禱,Annie問:「你在”Thank God”麼?」我其實是為Big Apple、為灣仔的平安祝禱。後來,我和Annie, Albert, Alan和Kiki在盧押道一家泰國食店(按:現已結業)進膳,Jojo在那兒兼職。我給Alan送了一張卡,用英文寫了我的近況和祝福語。Alan竟以為那是Annie寫的,或是Annie寫了由我譯成英文。我們叫了冬蔭功(Tom Yam Kung, Tom Yam是湯,Kung是蝦)等食物,HK$64結帳。我們回到Big Apple, 路經7-11,俯視地面只見一片污漬,滿目瘡痍,想是有人打架「爆樽」的痕跡。當我們談到南亞裔人,Alan也說”s..t!”,我慨嘆。

後記:多少年了,上面提到的人物很多已各散東西,不知到底現在在那裡。只剩下舊剪報,還有文字紀錄。昨晚聽了看了不少關於屏風樓宇(Wall Effect)的片段,要是不是因為我認識一位「矢志窮盡他一生的精力」關注屏風樓宇的朋友,我根本就不會關心這個課題。如果當年我不是認識Annie和Kiki,這些就是我也不會留意的新聞的剪報也不會存留到今日。或許我一位朋友說得好:「(一個)城市的記憶絕對不是由名人所譜寫,而是由每一個大城市小角落的小民百姓你和我所創作」。或許上面所記述的人和事也實在太小、太瑣碎,說不上什麼「集體回憶」,但大概也該是這個大城市的回憶的一部份吧。

Labels: , ,


Friday, July 06, 2007

 

To Sir, with Love

書名:To Sir, with Love
作者:E.R. Braithwaite
出版社:Heinemann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JF BRA

一直很想跟大家分享這本書,想到七一那天有同行者接受訪問,讓我想起書中其中一個情節:

一天,倫敦郡議會的官員來到E.R. Braithwaite任教的Greenslade中學,還有記者來採訪。後來,學校的師生們上報了,同學們都這件事很高興,可是Braithwaite就不是了。因為他是個黑人,他不甘他成為政府和媒體的宣傳工具。他們為了向公眾闡明(illustrate)「英國沒有種族歧視」,刊登了Braithwaite大大的照片,還引述了他的教育理念「民主與寬容」(Democracy and tolerance)。

細心看看書的版權頁,這本書於1959年初版,那時候馬丁路德金還沒有發表他氣壯山河的我有一個夢,美國還處於黑白人對峙的悶熱年代。只是,大西洋彼岸的英國真的沒有種族歧視嗎?這本書的作者E.R. Braithwaite(電影版稱為Mark Thackeray,由薛尼.波達[Sidney Poitier]飾演)來自英屬圭亞那(今圭亞那),二次大戰期間任皇家空軍工程師,和平後被派到Greenslade中學任教。他就是因為是黑人,所以學生起初不把他放在眼裡,聯合抵制他。在校園他不但要應付頑劣的學生,還得面對校內師生種族歧視的壓力。雖然,學生最終都以最好的成績畢業,Braithwaite也得到了師生的諒解和一段美滿良緣。只是,現實真是這樣嗎?

我不知道,在那時的香港的電檢當局是怎麼處理這麼爭議性和敏感的課題。也難怪這本書(這套電影)在香港譯成如此中國化的《桃李滿門》,也側重了當中的師生關係。書中提到「民主與寬容」、「視學生是獨立而有尊嚴的人」、「帶著愛獻給老師」似乎也不是中國傳統的師生關係觀念。或許書中Braithwaite讓那些混幫派的孩子知道他不會輕易屈服,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困擾,當學生Patrick Denham犯了事,老師跟他上法庭。帶學生看莎劇、到溫布萊球場看球賽、到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等等比較接近國人所說的「傳道、授業、解惑」吧。

摘錄一些我印象深刻的段落吧:

「擠迫的紅色公車於奧爾德門(Aldgate)前寸進(inched its way)......」

「他們未必了解拉丁文或希臘文的動詞變位,可是卻準備好幾個月後要面對嚴峻的現實(stern realities)。」--我還記得「Je suis, tu es, Il est, elle est, nous sommes, vous êtes」(法語,等於英語的I am, you are, he is, she is, we are, you are),只是除了這些大部分都忘了。

「學生們知道很多地方的地名和物產,卻很少人有興趣了解那些地方人民的生活和為改善政治經濟的鬥爭。」--搞不好,現在很多學生連「很多地名」都不甚理解!

延伸閱讀:
加拿大亞馬遜書店有關本書的介紹
Lulu主唱的To Sir, with Love主題曲:當時很多學生畢業會選這首歌向老師致意。
梅子居:望君珍重,多珍重--《離別歌》:現在香港和台灣的學生畢業是唱什麼歌的呢?且聽梅子和我怎麼說囉!

Labels: ,


Wednesday, July 04, 2007

 

2007年七一遊行記(下)

在伊榮街,有朋友看到顏福偉,就是白花油的老板。讓我們想起那首廣告歌--「來簡約愛多八十年......」,結果有人說「不是要『撐』多八十年吧」。在遊行隊伍中,有支持「撐港台」(支持香港電台免被將來的所謂「香港公共廣播公司」取代,繼續其「公共廣播」的使命)的、有反對香港大學醫學院更名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甚至有來自內地和澳門的朋友來港表達他們未能在原居地反映的訴求

行至修頓球場附近,歐陽醫生的兒子被訪,問及「爭取普選跟屏風樓問題有什麼關係」,他答了,Sam補充了一點,最後歐陽醫生出馬。記者再追問:「回歸前和回歸後城規會(城市規劃委員會)的決策有什麼不同?」我問:「你們是什麼媒體的?」「蘋果日報」,歐陽醫生跟記者交換了名片。說句真話,記者這麼冷不防的突然問我這樣的問題我答不出就是答不出,我真的很窘。換了我或許會說:「要是有了普選,選出來的民意代表就會比較貼近市民的心聲。諮詢機構裡就較多市民代表,不會過於偏袒商家利益」可是後半部我真的答不出。不過,我們最終還是沒有見報。

浩揚說要「講真話」,想到當天上午我看電視轉播中國人民解放軍來港的跳傘表演。不知為什麼天空明明是陰天,旁述員卻一連幾次在說「藍天白雲」,都不知是睜眼說瞎話還是什麼了。

到了政府總部時是1830,剛好3小時。我看到有人展示一面回歸前的香港旗,對歐陽醫生的兒子和他的弟兄說「這就是回歸前的香港旗啦」「是殖民地的旗嗎?」「是啊」歐陽醫生接著說「這裡就是政府山囉,不過將來就要拆,建新樓宇了。」真可惜,這裡是我們的集體回憶。我在新九龍廣場看到一班掛滿徵章的老人,他們是什麼人呢?看到他們掛著「東江縱隊老戰士」的名牌,原來就是二次大戰時在新界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游擊隊成員。大概赴著回歸日到那兒的酒樓聚會。不過「東江縱隊」是中共支持的,所以戰後港府就比較忽略他們的貢獻。我那時的教科書沒有寫,教師也只是在課堂輕輕帶過。反而台灣的「十大建設」、「九年國民教育實施」當時還有講,不過現在卻沒有了。

離開政府總部前,再一次碰到大角咀居民周先生。他原來在途中跟我們失散,他問著我在議員辦事處問過的相同的問題,我也給他相同的答案。記得一次遊行,浩揚製備的乘車名單都是叫什麼先生或女士的,只有兩個是「有名有姓」--就是我和Sam。大角咀的居民們,雖然我不是你們以為的「助理」,也不能常常看到你們,搞不好你們的名字很多都不知道,知道的都寫在這裡了。歐陽醫生也跟我們說,走向天國的路很孤單,也很狹窄,這是耶穌說的。或許真的很窄,也很孤單;可是仍盼望能在不遠的日子,能再與你們同行。

今晚2010下班,在窗外看到幻彩詠香江煙火環節。今天也是美國國慶,來首星條旗吧!今天原來還是台北市貓空空中纜車通車,不過又是意外!

延伸閱讀:
本blog:2007年七一遊行記(上)
肥榮:七一的主題曲
肥榮:七一相簿
Sam:回歸遊行數攝
肥力:記於二零零七七月一

Labels: , , , , ,


Tuesday, July 03, 2007

 

2007年七一遊行記(上)

周日七一大遊行,12時左右於麥當勞午膳。一時到林浩揚議員辦事處,遇助理阿邦,又碰到居民周先生。我幫阿邦把橫額搬出辦事處,與周先生攀談。周居然以為阿邦就是林議員,而我就是長駐於辦事處的助理。我說:「我不是職員,我也很想常常可以幫阿揚。只是我也有本身的工作,工作時間很長,也沒有多少餘暇時間可以幫阿揚,不過有什麼行動可以的話我還是會參與。」

車在1320抵達新九龍廣場,原來這回是從石硤尾出發、新九龍廣場是第二站,浩揚則在富榮花園和當地居民一起登車。全車約三十多人,浩揚說本來警方只答允開放一條線,遊行須於1500-1800三小時走完。可是有賴民間人權陣線和市民們爭取,法院判決遊行開放三線,於1430-1830四小時內走完,這是人民力量的勝利。近日總是說要和詣,我們不要廉價的cheap的和諧。什麼是cheap的和諧呢?就是那種和稀泥的,搞好經濟啦、和諧啦,不要搞那麼多東西的那種。我們要講真話,要坦白的講真話。結果娟姐發言,希望大家在本屆區議會選舉記得投阿揚的一票。依我說,記得登記做選民

浩揚上車前阿邦提到近日熱爆的名曲福佳始終有你,他說在海峽兩岸都有名為「福佳」的企業。福佳的原意是祝福別人幸福、樣樣都好,只是在香港卻成了一句粗話的諧音。到了會場維園,碰到肥榮,後來Sam來到了,1530出發。有人給我們展示原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手機照片和親筆簽名,也有人打著「糊X塗」(喻意國家主席胡錦濤,粵語濤塗同音)的標語。也有人舉橫額諷刺近日行政長官曾蔭權的言論,他近日說未來香港人口須較現時增長四成,達一千萬人,與倫敦紐約等國際金融中心的人口相近。結果我說:「近日我聽李錦洪(一位資深基督徒廣播人)的節目,他說世界上一些國家人口很少,少得黃大仙上邨(九龍一個公共房屋區,還不計下邨)的人口比這些國家還要多。我已經給居民誤認成議員助理了,甚至曾經有人以為我是區議員。要是這樣也算是國家的話,搞不好浩揚也成了總統了。有一個叫圖瓦盧(Tuvalu,台譯吐瓦魯)的國家,因為全球暖化,水位上升。這個國家不用別國攻打入侵,50年內就要亡國,從此在世界上消失了。所以新西蘭每年要接收圖瓦盧的居民,還得若干年內要全數接收,這叫『氣候移民』。」

對呀,除了「爭取普選」,這個遊行真的跟環保有關,就是反對「屏風樓宇」。我和Sam和歐陽醫生的兒子和他的教友四人拉起一塊寫著「環保觸覺 大角咀居民 還我通風口」的橫額,而我和阿邦帶的那個橫額則由我們和別的遊行參與者輪流扛起。我們很受注意,沿途不斷有人拍照。香港電台亞洲電視蘋果日報先後拍攝訪問,阿邦、兩位居民、歐陽氏父子、Sam先後發言,應了阿揚說的「要講真話,要坦白的講真話」,播不播出見不見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說真話

延伸閱讀:
福佳集團:內地一家名為「福佳」的企業
台灣的福佳社區發展協會
維基有關「福佳始終有你」的介紹:有兩個版本的原歌詞和譯成書面語的解釋,太讚了。
林忌(福佳始終有你原作者):有關埋沒福佳的澄清
維基:黃大仙上邨:想知黃大仙上邨多少人口?甚至在哪兒?看這裡。
香港電台第一台7月5日千禧年代:專業規劃師吳永輝先生和歐陽醫生講論有關屏風樓問題
香港電台第一台6月13日千禧年代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講論相關課題

Labels: , , , ,


Monday, July 02, 2007

 

香港,能有民主紀念館麼?

昨日七一大遊行,路經高士威道(Causeway Road)。我指著那個路牌說:「在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Ketagalan Boulevard)其中一段加註「反貪腐民主廣場」,那一天這個路牌會在後面括著『(民主大道[Democracy Boulevard])』呢?」

近日看「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原「中正紀念堂」)的網站,看到有關「再見一言堂--臺灣教科書政策民主化歷程展」「再見 蔣總統」的展覽資料。我對這些展覽的內容粉感興趣,可惜未能親赴台灣一看,只能google一些部落格很「間接」看到一些展覽內容。當然,你可以不同意展覽當局的「史觀」,可是文物本身雖然也有本身的立場,就讓文物自己說話吧!

近日看明報,提到據說政府總部內有一個隱蔽的角落,專門收藏各種示威的物品。比方請願信、梁國雄議員(長毛)抬的棺材、鳥籠等表達示威訴求的物品。有人說要是一天政府能把這些物品公開展覽,讓市民知道這些社運團體怎麼在這幾十年來為香港人爭取民主、爭取權益該多好。只是民間有沒有這樣的有心人呢?有沒有人收藏或願意捐出這樣的文物--包括影片、示威道具、刊物、單張?野百合什麼時候才能在香港的土地上盛放?

延伸閱讀:
改名叫Eva Rosa啦(留言部份):提到本人投函「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也談到「改名,實在很費周章」。
躲藏世界:「再見,蔣總統」:提到該展覽的內容。
「中華民國教育改革協會」:【轉發活動訊息】再見,一言堂--臺灣教科書政策民主化歷程展:這個網站太讚了。
管仁健:你不知道的台灣:Part 6 你不知道的台灣小學課本:又是讚到不得了的部落格,管是一位基督徒,寫粉多有關兩岸歷史的文章,正符合我的口味。

Labels: , ,


Sunday, July 01, 2007

 

香港人......都很愛賭尤其麻將嗎?

近日看見一位朋友穿了一件T恤,寫著「Oklahoma City - Place for the Americans, Indians to be left」我想,怎麼那麼racism?只是我不能怪我的朋友,我相信他不是不懂英文,只是多少個香港人能立刻看出這樣的意涵?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探討香港人對台灣和台灣人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比較正面的人情味濃厚、很有文藝氣息、女孩子很溫柔細心;比較負面的是亂、立法院一天到晚打架、迷信、很注重愛情。近日讀到一篇文章,談到香港人給台灣人的印象。讓我想起一則留言,且看看怎麼說吧:

資料A:很記得我的前老闆聽到我說不會打麻將,也不會賭馬和賭足球賽,他也問我一個問題:「你真的是香港人嗎?」噢賣葛(按:Oh my God之粵譯,台譯一般是「歐麥尬」)...難道香港人給台灣人的印象,就是每個人都是賭神麼?」

資料B:這......有點像"麻將"(香江全民運動)呢。

我也不能怪他們,大概是他們受了香港電影的影響。搞不好也有人會覺得香港粉不安全,治安不靖,因為港片很多黑社會的題材(你能說意大利滿街都是黑手黨[Mafia]嗎?)。我只能說,我不是那種所謂的「香港人」。非全關信仰,或許像資料A的那位仁兄一樣,沒興趣就是沒興趣,一竅不通。或許也受家庭影響,小學時外公看見跟同學在公園玩紙牌(港稱啤牌),結果他說「你賭啤?不信我有警隊巡邏車的電話喔!」我信他有,只是我還是知道他是嚇我的。或許也因此,大專時我積極參與反賭波(足球博彩)合法化的行動。有人說中國人特別好賭,只是有社會學家研究其實各個民族也差不多。

今天是七一大遊行,跟去年一樣穿了寫著「VOTE!ANC」字樣的T恤。雖然我明白很少人看懂何謂ANC(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非洲人國民大會),我想只要你們明白也夠了。

Labels: , , ,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